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451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流路控制装置;第一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冷媒流路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冷媒流路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第四端和第五端连通;流路控制装置具有第七端、第八端和第九端;第七端和第二端连通,第八端和第五端连通。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可以使热交换器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流流路,两种流路分别针对蒸发和冷凝进行最佳流路设计,从而提高空调热泵的整体能效。进一步还减小了在制热模式下由于第三冷媒流路带来的压损,同时又兼顾了制冷模式第三冷媒流路带来的系统有利因素。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for Outdoor Unit of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for outdoor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and a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Th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the first refrigerant flow path, the second refrigerant flow path, the third refrigerant flow path and the flow control device; the first refrigerant flow path has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the second refrigerant flow path has the third end and the fourth end, and the third refrigerant flow path has the fifth end and the sixth end; the fourth end and the fifth end are connected; the flow control device has the seventh end, the eighth end and the ninth e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and the eighth and fifth ends are connected. In refrigeration mode and heating mode, heat exchanger can adopt two different diversion flow paths, two flow paths are designed for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respectively,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of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It also reduces the pressure loss caused by the third refrigerant flow path in heating mode,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avorable factors brought by the third refrigerant flow path in refrigeration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热泵空调器送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
技术介绍
热泵空调器是将室内的空气维持在所需要的最佳状态的装置。例如,夏天室内温度高时送出温度低的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冬天送出温度高的暖风来取暖。另外,热泵空调器的其它用途里还包括调节室内湿度及近来出现的空气净化等多种功能。热泵空调器大致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分体式热泵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热交换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中。分体式热泵空调器按其室内机安装位置,又可分为壁挂式、落地式、吊顶式和嵌入式。目前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分流方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现有的热泵空调室外热交分流采用固定分流,在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中流向刚好相反,无法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中都取得最佳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热泵空调器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中,使热交换器的流路不同,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流路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冷媒流路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所述流路控制装置具有第七端、第八端和第九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且所述流路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使冷媒经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流动至所述第五端,后经由所述第六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以及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使部分冷媒经所述第六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经由所述第五端进入所述第四端,后从所述第三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且使其余部分冷媒经所述第九端、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后从所述第一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可选地,所述流路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端之间的第一单向阀,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的第二单向阀。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一总端,所述第一总端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第二总端,所述第二总端连通所述第六端和所述第九端。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多个翅片,每个所述翅片竖直延伸,且多个所述翅片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三冷媒流路均具有多个穿管,每个所述穿管水平贯穿多个所述翅片。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媒流路的上侧;所述第一冷媒流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上侧。可选地,所有的所述穿管均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0.8至1.2;所述第三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0.4至0.6。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三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所述穿管的数量的一半。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处于所述第二端的下侧;所述第三端处于所述第四端的上侧;所述第五端处于所述第六端的上侧。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器,包括热泵空调室外机,所述热泵空调室外机具有四通阀。特别地,所述热泵空调室外机还具有上述任一种热交换器;且所述四通阀的一个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以及热泵空调器中,因为具有流路控制装置,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可以使热交换器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流流路,两种流路分别针对蒸发和冷凝进行最佳流路设计,从而提高空调热泵的整体能效。进一步地,还减小了在制热模式下由于过冷管路(即第三冷媒流路)带来的压损,同时又兼顾了制冷模式过冷管路带来的系统有利因素。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其可包括第一冷媒流路23、第二冷媒流路24、第三冷媒流路25和流路控制装置30。第一冷媒流路2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冷媒流路24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冷媒流路25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第四端和第五端连通。流路控制装置30具有第七端、第八端和第九端;第七端和第二端连通,第八端和第五端连通。特别地,流路控制装置30配置成:在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使冷媒经第一端和第三端进入热交换器,从第二端和第四端流动至第五端,后经由第六端流出热交换器,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以及在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使部分冷媒经第六端进入热交换器,经由第五端进入第四端,后从第三端流出热交换器,且使其余部分冷媒经第九端、第二端进入热交换器,后从第一端流出热交换器,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本技术通过设置流路控制装置30,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可以使热交换器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流流路,即使换热器正反流向采用不同的分流流路,两种流路分别针对蒸发和冷凝进行最佳流路设计,从而提高空调热泵的整体能效。具体地,本技术分流方案制冷模式为两进一出分流,拥有过冷管路(即第三冷媒流路25),而制热模式由于流路控制装置30而改为两进两出分流,取消了过冷管路,减小了在制热模式下由于过冷管路带来的压损,同时又兼顾了制冷模式过冷管路带来的系统有利因素。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流路控制装置30还包括设置于第八端和第五端之间的第一单向阀31,以及设置于第九端和第七端之间的第二单向阀32。使用单向阀进行控制,不用控制,在冷媒压力下自动打开或关闭,使热泵空调器的控制简单。在本技术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两个电控两通阀门代替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进行控制。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电控三通阀进行控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等,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一总端22和第二总端26。第一总端22连通第一端和第三端。第二总端26连通第六端和第九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还包括多个翅片27,每个翅片27竖直延伸,且多个翅片27平行设置。第一冷媒流路23、第二冷媒流路24和第三冷媒流路25均具有多个穿管,每个穿管水平贯穿多个翅片27。进一步地,所有的穿管均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第二冷媒流路24的穿管的数量与第一冷媒流路23的穿管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0.8至1.2。第三冷媒流路25的穿管的数量与第一冷媒流路23的穿管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0.4至0.6。具体地,第二冷媒流路24的穿管的数量与第一冷媒流路23的穿管的数量相等;第三冷媒流路25的穿管的数量为第一冷媒流路23的穿管的数量的一半。例如,第三冷媒流路25的穿管的数量可为2、3、4、5、8、12、10等。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流路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冷媒流路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所述流路控制装置具有第七端、第八端和第九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且所述流路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使冷媒经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流动至所述第五端,后经由所述第六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以及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使部分冷媒经所述第六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经由所述第五端进入所述第四端,后从所述第三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且使其余部分冷媒经所述第九端、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后从所述第一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流路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冷媒流路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所述流路控制装置具有第七端、第八端和第九端;所述第七端和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端连通;且所述流路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使冷媒经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流动至所述第五端,后经由所述第六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以及在所述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使部分冷媒经所述第六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经由所述第五端进入所述第四端,后从所述第三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且使其余部分冷媒经所述第九端、所述第二端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后从所述第一端流出所述热交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八端和所述第五端之间的第一单向阀,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九端和所述第七端之间的第二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总端,所述第一总端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第二总端,所述第二总端连通所述第六端和所述第九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翅片,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娟孙远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