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华君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80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坑壁上的金属网以及沿坑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混凝土基桩,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设置有工字钢,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所述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所述混凝土基桩与工字钢配合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坑壁之间配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支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工字钢连接,所述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工字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梁另一端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设在另一个工字钢表面,所述千斤顶下方的工字钢表面设置有弧形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范围广,综合性能高,成本适中。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mesh arranged on the pit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a plurality of concrete foundation piles evenly arranged along the pit wall. I-shaped steel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oncrete foundation piles, and the two openings of I-shaped steel face toward two concrete foundation piles.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piles are arranged in the openings, and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piles are matched with I-shaped steel. A supporting wall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supporting wall with the pit wall to form a pouring space, in which a concrete layer is poured,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eams are arranged.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beam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I-shaped steel.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beam is connected with one of the I-shaped steel through a screw,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jack. The jack is arranged on another I-beam surface, and the I-beam surface under the jack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wide application range, high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moderat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这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条件;基坑支护还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施工期间不受损害,即坑壁土体的变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且通过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位以上。现有的基坑支护多种多样,比如钢板桩围护墙结构,耐久性良好,二次利用率高,但是抗弯效果差;比如土钉墙,稳定可靠、施工简便且工期短,经济实惠,但是对土质要求较高;再比如放坡开挖,成本低,安全可靠,但是占地面积极大;综上所述,虽然基坑支护多种多样,但是综合性能不高,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装置,使用范围广,综合性能高,成本适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坑壁上的金属网以及沿坑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混凝土基桩,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所述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所述混凝土基桩与工字钢配合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坑壁之间配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支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工字钢连接,所述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工字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梁另一端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设在另一个工字钢表面,所述千斤顶下方的工字钢表面设置有弧形托板。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中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插入地面至少50cm。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以及支撑梁表面均与安全钢索连接,所述安全钢索固定在连接扣上,所述连接扣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一个混凝土基桩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位于混凝土层一侧的表面上涂覆有脱模剂。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剂为废机油。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位于混凝土层一侧的表面上贴设有隔离泡棉。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基桩的直径为50-100cm,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的间距为10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因此混凝土基桩对工字钢具有限位作用,并且当基坑坑壁对工字钢施加压力时,部分压力会从混凝土基桩上转移,从而整个支护墙具有工字钢的刚性以及混凝土基桩的韧性,使用效果更佳。混凝土层浇筑后具有防水效果,并且通过浇筑,能够将工字钢压紧在混凝土基桩上,从而实现稳定的形态,使用安全可靠。工字钢能够回收二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支撑梁能够在支护墙内进行支撑,提高支护墙的稳定性,在安装时,弧形托板能够供支撑梁摆放,随后可以对支撑梁端部的千斤顶进行调节,使得千斤顶与支撑梁配合抵紧在两个工字钢之间,因此对于支撑梁的尺寸精度要求低,安装便捷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弧形托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字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基坑支护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基坑1的坑壁上的金属网2以及沿坑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混凝土基桩3,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设置有工字钢4,混凝土基桩与工字钢配合形成支护墙,支护墙与坑壁之间配合形成浇筑空间,浇筑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层5,支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梁6,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工字钢连接,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工字钢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梁另一端上设置有千斤顶7,千斤顶顶设在另一个工字钢表面,千斤顶下方的工字钢表面设置有弧形托板8。在施工时,当土质较好,可以先开挖基坑,而后在坑壁上安装金属网,随后设置混凝土基桩,完成后将工字钢从上至下插设在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由于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因此混凝土基桩对工字钢具有限位作用,在插设时,可以将工字钢朝向基坑内部方向靠设,使得工字钢位于混凝土层一侧的边与混凝土基桩表面紧靠,减少混凝土从缝隙进入,从而影响后续工字钢的回收;插设完毕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即可完成施工;当土质松软时,可以先设置混凝土基桩,随后进行开挖,开挖时将浇筑空间也一并开挖,随后安装金属网和工字钢,最后浇筑混凝土层。使用时,基坑的压力能够被混凝土层和支护墙配合抵消,两者配合具有较好的支撑韧性和强度,使用效果好。支撑梁能够在支护墙内进行支撑,提高支护墙的稳定性,在安装时,弧形托板能够供支撑梁摆放,随后可以对支撑梁端部的千斤顶进行调节,使得千斤顶与支撑梁配合抵紧在两个工字钢之间,因此对于支撑梁的尺寸精度要求低,安装便捷可靠。当然在千斤顶顶部与工字钢之间还可以通过螺钉锁固,达到稳固的效果。上述的工字钢中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板,以加强工字钢的强度。并且混凝土基桩的直径为50cm,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的间距为100cm,适用于浅基坑使用;其中混凝土基桩的直径还可以设置为100cm,因此工字钢承载受力面积与混凝土承载受理面积相当,从而使得整体支护装置兼具强度和韧性,使用效果更佳,适用于深基坑使用。在施工时,工字钢插入地面至少50cm,起到阻水和稳固的作用。为了提高使用安全,将千斤顶以及支撑梁表面均与安全钢索9绑定连接,安全钢索固定在连接扣10上,连接扣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一个混凝土基桩顶部,当出现千斤顶与支撑梁拆装时或者连接处出现断裂时,安全钢索能够将两者连接在混凝土基桩上,不会出现掉落至基坑底部出现事故,安全可靠。为了便于工字钢的拆卸,在工字钢位于混凝土层一侧的表面上涂覆有脱模剂,使得工字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变小,因此工字钢能够被很好的分离取出二次使用。其中,脱模剂为废机油,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参照图4所示,在工字钢位于混凝土层一侧的表面上贴设有隔离泡棉11,当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与工字钢直接接触,因此在施工结束后,工字钢的拆卸便捷可靠,拆卸难度小。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坑壁上的金属网以及沿坑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混凝土基桩,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所述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所述混凝土基桩与工字钢配合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坑壁之间配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支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工字钢连接,所述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工字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梁另一端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设在另一个工字钢表面,所述千斤顶下方的工字钢表面设置有弧形托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坑壁上的金属网以及沿坑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混凝土基桩,相邻两个混凝土基桩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个开口部别朝向两个混凝土基桩,所述混凝土基桩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内,所述混凝土基桩与工字钢配合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坑壁之间配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支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工字钢连接,所述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个工字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梁另一端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顶设在另一个工字钢表面,所述千斤顶下方的工字钢表面设置有弧形托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中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君李行朱晓曼
申请(专利权)人:宋华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