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80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钻孔灌注桩、设置在钻孔灌注桩内的格构柱、贴合设置在基坑壁上的支护桩、间隔设置在支护桩上的换撑板带、第一道水平内支护、第二道水平内支护、角撑和护面层,第一道水平内支护与第二道水平内支护平行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构柱之间,第一道水平内支护的顶面与格构柱顶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稳定性高,结构合理,在搭设基坑内支撑结构时,就已经在梁上预留了炸药孔,爆破拆除施工分片区分层进行,无需通过复杂计算确定具体的爆破施工顺序,待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强度达到80%后即可进行施工。爆破施工便捷、爆破破碎效果好、炸药无损耗、爆破振动强度小,扬尘少。

A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structure in a foundation pit. The support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foundation pit, including bored cast-in-place piles, lattice columns arranged in bored cast-in-place piles, supporting piles attached to th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late strips spaced on supporting piles, first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second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corner brace and protective surface layer, first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and second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Parallel spacing of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is set between two adjacent lattice columns,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internal support is even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lattice columns.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 stability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Whe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built in the foundation pit, explosive holes have been reserved on the beam, and the blasting demolition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in segments and layers, without complicated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blasting construction sequ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after the concreting of floor concrete and the strength reaches 80%. The blasting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the blasting fragment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explosive has no loss, the blasting vibration intensity is small, and the dust is li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
,特别是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中心区建筑用地逐年减少,带有多层地下室结构的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大型基坑支撑梁拆除项目也大量增加,使得基坑支撑梁的拆除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基坑支护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在施工时的安全,而在基坑内侧壁和周围环境采用的防护支挡。通过加固基坑来进一步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本工程位于某市的中央商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174558m2,包括1栋33层的写字楼、1栋22层的酒店、2栋3层商业街;地下为整体大地下室共3层,作为停车、设备用房施工。其中地上105013m2,地下69545m2,总用地面积为63258m2。写字楼建筑高度150.9m,酒店建筑高度100m,地下室建筑高度为15m。基坑东西向长119.23m,南北方向长约202m。基坑总延长线为642m。主体结构均设置三层地下室,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整体地下室底板面设计相对标高为-15.000m。为了保证工期、不影响基坑内的连续施工,同时综合考虑基坑内支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实施对支护结构的控制爆破拆除,难点在于:1,拆除施工不能影响已有建筑;2,拆除施工时带来的二次污染;3,合理的施工作业顺序;4,控制成本并且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要解决基坑支护拆除施工复杂、拆除顺序不科学、爆破难度大、二次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钻孔灌注桩2、设置在钻孔灌注桩2内的格构柱8、贴合设置在基坑壁上的支护桩1、间隔设置在支护桩1上的换撑板带5、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角撑7和护面层6,所述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与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平行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构柱8之间,其中,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的顶面与格构柱8顶面平齐;所述角撑7设在基坑的四个角部;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梁和设在第一主梁之间的第一连梁,第一主梁与第一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二主梁和设在第二主梁之间的第二连梁,第二主梁与第二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护面层6敷设在钻孔灌注桩2顶部、基坑的坑后坡面上。进一步,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和角撑7上均预设有爆破施工用的孔。进一步,爆破施工的单次爆破方量为400m2-700m2。进一步,支撑结构还包括水平加腋和垂直加腋。进一步,基坑的底面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找平层和防水层。进一步,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和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的表面由下至上铺设有两层胶管帘和防护层;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上铺设有用于覆盖防护的密目式黑网。进一步,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的表面由下至上铺设木板防护层、两层胶管帘和帆布防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稳定性高,结构合理,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在搭设基坑内支撑结构时,就已经在梁上预留了炸药孔,方便后期拆除施工,节约了二次打孔的时间,有效保证了整体施工的工期。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爆破拆除施工分片区分层进行,无需通过复杂计算确定具体的爆破施工顺序。只要保证:待爆破区域进行换撑拆撑时相应部位形成了换撑条件即可,即,该范围支撑下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强度达到80%后即可进行施工。3,分片区分层爆破拆除施工的优势在于:破碎砼快而彻底,并可控制达到破碎的要求,同时利用孔内微差延时爆破技术,控制梁体爆破时对周边护桩等的影响,振动可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工期短,效率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地下围护桩、周边管线和建筑物无不良影响。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爆破施工便捷、爆破破碎效果好、炸药无损耗、爆破振动强度小。布设水带后,爆破施工扬尘污染小,二次污染少。支撑保证了基坑内构件和邻近建筑的安全、稳定。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拆撑区域划分图。图2是第二道水平内支护第一次爆破拆除区域图。图3是第二道水平内支护第二次爆破拆除区域图。图4是第二道水平内支护第三次爆破拆除区域图。图5是第二道水平内支护第四次爆破拆除区域图。图6是第二道水平内支护第五次爆破拆除区域图。图7是基坑内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护桩、2-钻孔灌注桩、3-第一道水平内支护、4-第二道水平内支护、5-换撑板带、6-护面层、7-角撑、8-格构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7所示,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钻孔灌注桩2、设置在钻孔灌注桩2内的格构柱8、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角撑7、护面层6以及水平加腋和垂直加腋,所述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与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平行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构柱8之间,其中,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的顶面与格构柱8顶面平齐。所述角撑7设在基坑的四个角部。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梁和设在第一主梁之间的第一连梁,第一主梁与第一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二主梁和设在第二主梁之间的第二连梁,第二主梁与第二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和角撑7上均预设有爆破施工用的孔。提前预设孔可以减少后期埋炸药再次凿孔对混凝土结构的损失并且节约工期。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和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护面层6敷设在钻孔灌注桩2顶部、基坑的坑后坡面上。基坑的底面还可以由下向上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找平层和防水层。通过专家、设计师的反复论证和精确设计确定施工图纸,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步骤一,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和基坑开挖;步骤二,基坑坑底处理:基坑开挖至坑底后,铺设一层混凝土垫层;步骤三,按照图纸位置施工工程桩和格构柱8下部的钻孔灌注桩2;步骤四,依次设置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步骤五,在施工完的支撑结构上加设水平加腋和垂直加腋;步骤六,施工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层6;步骤七,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地下室结构建好之后,需要对基坑内支撑结构进行爆破拆除,拆除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将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步骤二,布设水带;步骤三,每个区域内的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或者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均根据结构施工进度爆破拆除;检查待拆区域内下部结构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确保待拆区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80%强度要求;爆破拆除的施工步骤为:第一,对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和角撑7上预设的爆破施工用的孔洞进行清空、铣孔;第二,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待爆破区域内每个节点所需的炸药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钻孔灌注桩(2)、设置在钻孔灌注桩(2)内的格构柱(8)、贴合设置在基坑壁上的支护桩(1)、间隔设置在支护桩(1)上的换撑板带(5)、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角撑(7)和护面层(6),所述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与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平行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构柱(8)之间,其中,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的顶面与格构柱(8)顶面平齐;所述角撑(7)设在基坑的四个角部;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梁和设在第一主梁之间的第一连梁,第一主梁与第一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二主梁和设在第二主梁之间的第二连梁,第二主梁与第二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护面层(6)敷设在钻孔灌注桩(2)顶部、基坑的坑后坡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钻孔灌注桩(2)、设置在钻孔灌注桩(2)内的格构柱(8)、贴合设置在基坑壁上的支护桩(1)、间隔设置在支护桩(1)上的换撑板带(5)、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角撑(7)和护面层(6),所述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与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平行间隔设置在相邻两个格构柱(8)之间,其中,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的顶面与格构柱(8)顶面平齐;所述角撑(7)设在基坑的四个角部;第一道水平内支护(3)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一主梁和设在第一主梁之间的第一连梁,第一主梁与第一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第二道水平内支护(4)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第二主梁和设在第二主梁之间的第二连梁,第二主梁与第二连梁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区域;护面层(6)敷设在钻孔灌注桩(2)顶部、基坑的坑后坡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洲姚元朝李军袁密花连必胜郭洪波郑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