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9178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主要由NiO‑ZnO球状颗粒顺次连接而成;所述NiO‑ZnO球状颗粒为以Ni‑Zn为核,以NiO‑ZnO为壳的核壳结构的颗粒。该材料具有p‑n异质结结构,呈球链状,该材料具有NiO半导体和ZnO半导体所不能达到的优良的光催化特性、光电特性、压敏特性和气敏特性等。

NiO-ZnO Spherical Chain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nano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NiO ZnO spherical chain nano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NiO ZnO spherical chain nanomaterial is mainly composed of NiO ZnO spherical particles connected sequentially, and the NiO ZnO spherical particles are core-shell particles with Ni Zn as core and NiO ZnO as shell. The material has p_n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and is spherical chain. It has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hotoelectric, piezoelectric and gas sensitive properties that NiO and ZnO semiconductors can not achi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NiO是一种典型的p型半导体,具有良好的热敏和气敏等特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学和电子等行业。纳米氧化镍粒径的超细化,其表面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导致产生了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电学性能。ZnO是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兼具3.37eV的禁带宽度和60meV的激子束缚能,属于II-VI族半导体;其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其中,氧化锌是气敏材料中重要的一类,可以对环境中有毒、有害的污染气体进行监测。但是,氧化锌气敏材料的灵敏度低、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等诸多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两个维度上为纳米尺度的材料,一维纳米材料是研究电子传输行为、光学特性和力学机械性能等物理性质的尺寸和纬度效应的理想系统。与零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相比,一维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主要由NiO‑ZnO球状颗粒顺次连接而成;所述NiO‑ZnO球状颗粒为以Ni‑Zn为核,以NiO‑ZnO为壳的核壳结构的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主要由NiO-ZnO球状颗粒顺次连接而成;所述NiO-ZnO球状颗粒为以Ni-Zn为核,以NiO-ZnO为壳的核壳结构的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iO-ZnO球状颗粒的直径为300-500nm,优选为350-450nm;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的长度为20-40μm,优选为25-35μm。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镍源的醇溶液、锌源的醇溶液、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的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再与还原剂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溶液置于平行磁场中,加热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产物经洗涤、干燥和氧化处理后得到所述纳米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iO-ZnO球链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镍源包括氯化镍、硫酸镍或硝酸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镍源的浓度为0.05-0.15mol/L;优选的,锌源包括氯化锌、硫酸锌、硝酸锌或乙酸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锌源的浓度为0.02-0.05mol/L;优选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钠;优选的,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浓度为1-1.5mol/L;优选的,醇溶液包括多元醇溶液;优选的,多元醇溶液包括C2-C4的多元醇溶液;优选的,多元醇溶液包括乙二醇溶液;优选的,还原剂包括硼氢化物、氢化铝锂、水合肼或氢气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还原剂为水合肼;优选的,水合肼的浓度为80%-90%;优选的,镍源、锌源、碱金属氢氧化物和还原剂的摩尔比为(0.4-0.6):(0.2-0.3):(25-35):(160-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中李顺方董子斌罗毅相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