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exibl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machine platform. The method includes: calculating the first actual acceleration and the first actual deceleration through the first mathematical model when the running distanc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acceleration running distance and the deceleration running distance; both the first actual acceleration and the first actual deceleration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maximum allowable accel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unning distance, starting speed, termination speed, acceleration time, deceleration time, given maximum running speed, maximum allowable acceleration and maximum allowable speed, the first trajectory of the drive shaft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is planned, and the drive shaft is controlled to run in the first trajector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operation process and less computation, reduces the load of the server,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erver, and improves the security,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台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加减速控制一直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决定着机台的运动精度和运行效率,传统的加减速方式有梯形加减速和指数型加减速,由于加速度有突变,所以存在柔性冲击,只适用于运动精度和速度不高的领域。柔性加减速控制方式有S型加减速、三角函数型加减速和多项式型加减速。由于后两种计算过程过于复杂,所以高速高精密机台一般都采用S型加减速。S型加减速又分七段S型速度曲线和五段S型速度曲线,在面对不同的输入条件,进行路径规划时,七段S型速度曲线的运行情况有八种可能性,而五段S型速度曲线只有两种可能性,在保证加速度连续的情况下,五段S型速度曲线运算量更小。在现有技术中,在对机台的驱动轴运行的五段S型曲线路径规划时,一部分方案是在起始和终止速度相等、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相等、加速度和减速度相等的前提条件下,还需要通过繁复的需要开多次方的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还会是的服务器的运算负载过高,运算效率低下;且由于前提条件过于特殊,会造成机台的使用场景有限,利用率过低;在另一现有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驱动轴运行轨迹为五段S型速度曲线,所述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机台的驱动轴的运转指令时,获取所述驱动轴预设的运行距离、起始速度、终止速度、加速时间、减速时间、给定最高运行速度、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判断所述运行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时,通过第一数学模型计算第一实际加速度和第一实际减速度;判断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在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驱动轴运行轨迹为五段S型速度曲线,所述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机台的驱动轴的运转指令时,获取所述驱动轴预设的运行距离、起始速度、终止速度、加速时间、减速时间、给定最高运行速度、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判断所述运行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时,通过第一数学模型计算第一实际加速度和第一实际减速度;判断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在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时,根据所述运行距离、所述起始速度、所述终止速度、所述加速时间、所述减速时间、所述给定最高运行速度、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规划所述机台的驱动轴的第一运行轨迹,并控制所述驱动轴以所述第一运行轨迹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或/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大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时,将大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的所述第一实际加速度或/和所述第一实际减速度设定为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通过第三数学模型计算所述机台的驱动轴在运转过程中的所述五段S型速度曲线的各时间段的第一运行时间,所述各时间段包括加加速段、减加速段、匀速段、加减速段和减减速段;根据所述运行距离、所述起始速度、所述终止速度、所述加速时间、所述减速时间、所述给定最高运行速度、所述五段S型速度曲线的各时间段的第一运行时间、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规划所述机台的驱动轴的第二运行轨迹,并控制所述驱动轴以所述第二运行轨迹运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运行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运行距离小于所述加速运行距离与所述减速运行距离之和时,通过第二数学模型计算第二实际加速度和第二实际减速度;判断所述第二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减速度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在所述第二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减速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时,根据所述运行距离、所述起始速度、所述终止速度、所述加速时间、所述减速时间、所述给定最高运行速度、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规划所述机台的驱动轴的第三运行轨迹,并控制所述驱动轴以所述第三运行轨迹运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实际加速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减速度是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实际加速度或/和所述第二实际减速度大于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时,根据第四数学模型计算实际最高运行速度,根据第五数学模型计算第三实际加速度和第三实际减速度,根据第六数学模型计算所述五段S型速度曲线的各时间段的第二运行时间,所述各时间段包括加加速段、减加速段、匀速段、加减速段和减减速段;根据所述运行距离、所述起始速度、所述终止速度、所述加速时间、所述减速时间、所述实际最高运行速度、所述第三实际加速度、所述第三实际减速度和所述五段S型速度曲线的各时间段的第二运行时间、所述允许加速度最大值和所速允许速度最大值,规划所述机台的驱动轴的第四运行轨迹,并控制所述驱动轴以所述第四运行轨迹运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台的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始速度、所述加速时间和所述给定最高运行速度获取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刚,王宏,高波,李剑锋,王瑾,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