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13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缺氧池与好氧池通过过水孔连接,缺氧池与好氧池中均设有酶浮填料和曝气器,沉淀池与好氧池的出水槽连接,沉淀池中部设有斜管,上部设有溢流堰,滤池与沉淀池出水槽连接,滤池中部设有滤料层,清水池与滤池出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有机物及总氮去除效率高,运维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截至“十二五”结束,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市场已趋近饱和。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将在小城镇和农村等分散式人群聚居地。现有技术中,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分散式污水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包括为:(1)污染源分散,管网配套工程覆盖率低,导致一次性投资高;(2)建设初期运行负荷率低,投资浪费;(3)水量规模较小,不具规模效益,运维成本较高;(4)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易产生二次污染,影响周边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104445830A公开了一种A3/O-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通过在好氧池中填充悬浮填料,提高了污水中的氮、磷处理效率,但该污水处理装置在缺氧池前设置了厌氧池除磷,而厌氧除磷的同时也会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势必会降低后续的反硝化碳源,使得反硝化脱氮效果降低;其次,该好氧池中填充的悬浮填料不仅容易流化,导致污泥浓度降低,而且容易发生厌氧,降低有机物与氨氮的处理效率;最后,通过在沉淀池中设置挡板,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滤池(4)和清水池(5);所述缺氧池(1)与好氧池(2)中均设有酶浮填料(101)和曝气器,缺氧池(1)与好氧池(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02),第一隔板(102)底部设有第一过水孔(108),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污泥斗(105)和气提装置,中部设有斜管区(118),上部设有溢流堰(111),所述滤池(4)与所述沉淀池(3)的出水槽(112)连接,滤池(4)中部设有滤料层(116),所述滤池(4)与清水池(5)连接,所述酶浮填料(101)的底部设有多组微孔曝气管,微孔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滤池(4)和清水池(5);所述缺氧池(1)与好氧池(2)中均设有酶浮填料(101)和曝气器,缺氧池(1)与好氧池(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02),第一隔板(102)底部设有第一过水孔(108),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3)连接,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有污泥斗(105)和气提装置,中部设有斜管区(118),上部设有溢流堰(111),所述滤池(4)与所述沉淀池(3)的出水槽(112)连接,滤池(4)中部设有滤料层(116),所述滤池(4)与清水池(5)连接,所述酶浮填料(101)的底部设有多组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的进水端设有格栅装置(106),中部的酶浮填料(101)呈平板状或板片状,所述缺氧池(1)与好氧池(2)之间的第一隔板(102)的底部设有方形或圆形的第一过水孔(1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2)经挡板(103)分为好氧池一(21)和好氧池二(22),挡板(103)的一侧不封闭,所述好氧池(2)中部的酶浮填料与缺氧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标王浩何蓉朱成辉胡君杰陈浩黄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