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结构和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30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延结构和发光二极管。一种外延结构,包括:柔性层,所述柔性层形成于所述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该外延结构具有弯曲和伸缩性能,将该外延结构应用到发光二极管中,极大的扩展了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延结构和发光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外延结构和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由于LED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指示灯、显示屏等设备中。为了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可以在LED上设置LED外延结构,传统的外延结构自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N型层、应力释放层、多量子阱层和P型层。然而,传统的外延结构发光效率低、延展性较差,给LED的普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外延结构发光效率低、延展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延结构和发光二极管。一种外延结构,包括:柔性层,所述柔性层形成于所述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上述外延结构,包括柔性层,柔性层形成于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由于柔性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使得该外延结构具有弯曲和伸缩性能,将该外延结构应用到发光二极管中,极大的扩展了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环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柔性层的下表面之间。上述外延结构还包括石墨烯层,石墨烯层形成于衬底的上表面与柔性层的下表面之间。由于石墨烯与衬底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键连接,因此,易于将衬底从石墨烯层上剥离,且不会损伤N型层。同时,石墨烯因具备良好的电学、力学、热学及光学性能,应用在二极管的外延结构中,可以极大的提高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层包括垂直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的柔性纳米柱阵列;所述柔性纳米柱阵列中的柔性纳米柱之间填充有绝缘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纳米柱的直径为12~15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纳米柱阵列中的柔性纳米柱之间的间距为1~2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纳米柱为SnO2纳米柱。上述SnO2纳米柱兼具优良的柔性和透光率,因此,采用氧化锡材料形成外延结构中的柔性层,将该外延结构封装在发光二极管中,可以制成一种无机柔性发光二极管。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在光电性质方面相较于传统的氧化锡而言会有更显著的改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为氧化石墨烯材料或苯基硅橡胶复合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30~50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形成于外延结构的P型层的上表面。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外延结构。上述发光二极管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外延结构,其中,包含有柔性层的外延结构具有高亮度和优良延展性,使得采用该外延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层的俯视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衬底;2:柔性层;3:N型层;4:应力释放层;5:多量子阱层;6:P型层;7:石墨烯层;8:透明导电层;22:纳米柱;23:绝缘体;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的外延结构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中,以提高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的延展性,使得发光二极管芯片可弯曲和伸缩,极大的扩展了发光二极管的应用领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外延结构包括:柔性层2,柔性层2形成于外延结构的衬底1的上表面与外延结构的N型层3的下表面之间。其中,柔性层2可以采用柔韧性较好的材料,例如,氧化锡材料等。该柔性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实现弯曲、伸缩等。该柔性层的结构可以采用柔性材料自下往上生成的一体形成的结构,也可以是柔性材料之间填充其它物质形成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延结构的常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衬底1、N型层3、应力释放层4、多量子阱层5、P型层6。其中,衬底1的材料可以是蓝宝石,也可以是Si、SiC等材料;N型层3和P型层6的材料可以是GaN;应力释放层4可以由InxGa1-xN和低掺Si的GaN组成,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多量子阱层5可以由GaN和InGaN组成。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外延结构自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1、N型层3、应力释放层4、多量子阱层5和P型层6,该外延结构由于本身材料性能及结构的限制存在延展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外延结构,在衬底1的上表面与N型层3的下表面之间增加柔性层2,由于柔性层2采用的是具有延展性的柔性材料,从而使得外延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延结构,包括柔性层,所述柔性层形成于所述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由于柔性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使得该外延结构具有弯曲和伸缩性能,将该外延结构应用到发光二极管中,极大的扩展了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环境。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该外延结构还可以包括:石墨烯层7,石墨烯层7形成于外延结构的衬底1的上表面与外延结构的柔性层2的下表面之间。其中,石墨烯层7的材料为石墨烯,石墨烯具备良好的电学、力学、热学及光学性能。石墨烯层7可以是单层石墨烯,也可以是多层石墨烯或其它结构形式的石墨烯材料。在对外延结构封装过程中,需要将衬底与N型层剥离,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外延结构中,衬底与N型层剥离困难,且在剥离过程中容易损伤N型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延结构,在衬底1的上表面与柔性层2的下表面之间增加石墨烯层7,由于石墨烯与衬底之间是以微弱的分子键连接,因此,易于将衬底1从石墨烯层7上剥离,且不会损伤N型层3。同时,石墨烯因具备良好的电学、力学、热学及光学性能,应用在二极管的外延结构中,可以极大的提高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外延结构的柔性层2包括垂直于石墨烯层7的上表面的柔性纳米柱阵列;柔性纳米柱阵列中的柔性纳米柱21之间填充有绝缘体22。可选地,柔性纳米柱21为氧化锡(SnO2)纳米柱。Sn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可直接在SnO2材料表面异质外延生长nGaN,同时SnO2兼具优良的柔性和透光率,因此,采用氧化锡材料形成外延结构中的柔性层,将该外延结构封装在发光二极管中,可以制成一种无机柔性发光二极管。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在光电性质方面相较于传统的氧化锡而言会有更显著的改善。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层既可以是氧化锡纳米柱形成的,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氧化锡纳米材料,比如,纳米线材料,本申请中不加以限制。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层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该柔性层2的结构形式为:氧化锡(SnO2)纳米柱21与绝缘体22以固定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柔性纳米柱阵列。可选地,柔性纳米柱21的直径为12~15nm。可选地,柔性纳米柱21之间的间距为1~2n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柔性层形成于所述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石墨烯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柔性层的下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层和石墨烯层;所述柔性层形成于所述外延结构的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延结构的N型层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石墨烯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与所述柔性层的下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包括垂直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的柔性纳米柱阵列;所述柔性纳米柱阵列中的柔性纳米柱之间填充有绝缘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纳米柱的直径为12~15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纳米柱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雅祝庆汪琼陈柏君陈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德豪润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