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林林专利>正文

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16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18
一种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用于对煤炭的进行力度分级。包括:承接系统来煤的落煤斗,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所作的改进是:在落煤斗中部横向相对设置两个分流板,在两个分流板之间或之间的下方设置朝向筛上煤流向的自流分流槽,分流槽穿出落料斗壁伸至靠近筛面的纵向中部上方,或者在两个分流板之间连接底板构成位于落料斗内的分流槽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实现了筛面首端不会形成厚煤层。在筛面中部形成较佳粗、细煤含量比,获得在下游筛面的最佳透筛效果。比全部在筛面首端落煤的同规格的筛煤机,提高效率18%—31%。降低了筛煤机制造、运行成本。在相同处理能力的条件下,体积小,少占用空间,拓宽了筛煤机在煤处理系统中安装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火电厂等大型用煤场所使用的筛煤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由机架、筛面、筛面驱动机构、加煤斗等部件组成的火电厂用筛煤机,是火电厂等大量用煤场所不可缺少的煤处理设备,基本的筛分流程是在筛面的入料端通过加煤斗持续落煤,筛面上的煤在筛面振动及在倾斜筛面上受重力作用移向排煤端。筛面上的煤在筛分作用并向筛尾移动中被筛分,在筛面下和筛尾得不同粒度的燃煤。在单位时间用煤量大,或者所筛分的煤湿度大、灰分多的劣质煤,需要较大幅面的筛面,导致筛煤机在处理流程中占用空间大,安装受限,设备原材料用量多,运行耗能高。实际观测发现,将待筛煤集中洒落在筛面入煤端,形成堆积、煤层较厚,不利于煤的松散透筛,此处的透筛率受影响。据多年研发筛煤设备得出,筛面上的煤含相应比例的不透筛的煤块,有利于可透筛部分的透筛。使用现有结构形式的筛煤机,在筛面靠近筛尾部分,可透筛细煤与不能透筛的块煤的比例很低,使筛面上的块煤促进细煤透筛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透筛量和设定的筛面面积不相应,形成筛面两端均不是在较佳煤况下筛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用于对煤炭的进行力度分级,克服现有的筛煤机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布料器包括承接系统来煤的落煤斗,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所作的改进是:在落煤斗中部横向相对设置两个分流板,在两个分流板之间或之间的下方设置朝向筛上煤流向的自流分流槽,分流槽穿出落料斗壁伸至靠近筛面的纵向中部上方,或者在两个分流板之间连接底板构成位于落料斗内的分流槽部分。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是:两个分流板上侧的间距优选向落煤斗落煤的煤流宽度的25—30%(即:分流槽承接系统落煤的25—40%),分流槽伸至筛面纵向落煤端一侧的1.5∕6—2.5∕6处,伸出落煤斗的分流槽加上盖形成前分流筒,原有的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称后分流筒。为加大后分流筒在筛面上的布料宽度避免形成厚煤层及分流槽内的煤流松散,所述的两个分流板上侧的间距小于下侧的间距,分流板呈向下、向外侧倾斜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系统皮带将煤撒入落煤斗,落在落煤斗中部两个分流板之间的煤进入分流槽经前分流筒送至接近筛面中部,落在落煤斗两侧的煤经后分流管落到筛面的首端,落在筛面前后两处的煤在筛面上边流动边筛分,落在筛面首端的细煤透筛,不透筛的煤块流动到前分流筒落煤处,与落至该处的煤混合,继续流动筛分,其中的细煤透筛,不透筛的煤块从筛面末端流出,转至再处理设备。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根据(1)筛煤机筛网上煤层厚度与筛分效率成反比,厚度小筛分效率高,控制筛网煤层厚度,就控制了筛分高效的规律,(2)煤中粗粒度含量所占比例越大,筛分效率越高,(3)筛煤机长度入口的三分之一段,为高效筛分段,筛分效率基本完成50%以上。把进入筛煤机料流分成三股,左右偏斜板导料下落至筛入口,中间分料管将中间部分料导入筛面长度三分之一位置。实现了筛面首端不会形成厚煤层,便于细煤透筛。将落在筛面首端的不透筛的煤块送至前分流筒落煤处,与落至该处的煤混合,使该处的煤不透筛的煤块含量比例大幅度增加,促进了该处细煤的透筛。将前分流筒出口设置在筛面首端至末端1∕3处,取得筛面下游的最佳粗、细煤含量比,获得在下游筛面的最佳透筛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比全部在筛面首端落煤的同规格的现有技术中的筛煤机,提高筛煤效率的50%,将常见600吨出力的筛煤机提升至900吨出力,如按此技术方案设计600吨筛煤机,其规格尺寸比现有技术设备减少1∕3,少占空间,便于在煤系统中的布置、安装。动力消耗可减少1∕4。筛分效率提高18%—31%。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与筛面组合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的布料器包括承接系统来煤的落煤斗1,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4,所作的改进是:在落煤斗内横向中部设相对设置两个分流板2,在两个分流板之间设置分流槽,所述的分流槽3自落煤处起逐渐向下倾斜,分流槽穿出落料斗伸至筛面纵向落煤端一侧的1.5∕6—2.5∕6处,伸出落煤斗1的分流槽加上盖形成前分流筒3,原有的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4称后分流筒。其中,分流槽上口的宽度优选向落煤斗落煤的煤流宽度的20—30%。参阅图2、图3,为加大后分流筒在筛面上的布料宽度避免形成厚煤层及分流槽内的煤流松散,所述的两个分流板2上侧的距离小于下侧的距离,分流板2呈向下、向外侧倾斜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包括承接系统来煤的落煤斗,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其特征是:在落煤斗中部横向相对设置两个分流板,在两个分流板之间或之间的下方设置朝向筛上煤流向的自流分流槽,分流槽穿出落料斗壁伸至靠近筛面的纵向中部上方,或者在两个分流板之间连接底板构成位于落料斗内的分流槽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包括承接系统来煤的落煤斗,衔接落煤斗下口的导流筒,其特征是:在落煤斗中部横向相对设置两个分流板,在两个分流板之间或之间的下方设置朝向筛上煤流向的自流分流槽,分流槽穿出落料斗壁伸至靠近筛面的纵向中部上方,或者在两个分流板之间连接底板构成位于落料斗内的分流槽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煤机前后分流布料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林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