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涤纶/玉竹混纺纱线常规做法是普通涤纶短纤与玉竹纤维进行混纺,后用于筒子纱染色或直接织坯做坯染,但由于涤纶材质本身的结构特点导致成品面料手感偏硬、且过于光滑,缺乏柔软感及毛感,为了达到柔软及毛感的目的,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对于涤/竹筒子纱进行碱减量处理,或者是白坯布进行碱减量处理,上述两种方法无论是纱线抑或是面料进行减量处理,处于竹组份的损伤是很大的,生产风险大,同时在高温强碱性条件下竹纤维的降解对于手感的柔软度起到副作用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对超细旦涤纶散纤维进行碱减量处理后再与玉竹纤维进行混纺,一方面避免了在纱线或者面料碱量处理过程中对于竹组份的损伤,另一方面手感柔软度及毛感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涤纶散纤维热碱处理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涤纶散纤维热碱处理中和清洗烘干后与玉竹纤维混纺,制成纱线;S2:纱线前处理:对S1制成的纱线进行处理;S3:染色:将染色池内的温度控制在110℃,然后加入染料和3g/L的精炼剂,搅拌均匀后,将纱线放入染色池中,染色30min;S4:后处理:对染色后的纱线进行处理;S5:干燥:对后处理后的纱线进行干燥;S6:浆纱:对干燥后纱线进行浆纱处理;S7:织布:使用烘干后的纱线进行织布;S8:后整理:烧毛‑退浆‑定型‑预缩;S9:检测:对布的性能进行检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涤纶散纤维热碱处理中和清洗烘干后与玉竹纤维混纺,制成纱线;S2:纱线前处理:对S1制成的纱线进行处理;S3:染色:将染色池内的温度控制在110℃,然后加入染料和3g/L的精炼剂,搅拌均匀后,将纱线放入染色池中,染色30min;S4:后处理:对染色后的纱线进行处理;S5:干燥:对后处理后的纱线进行干燥;S6:浆纱:对干燥后纱线进行浆纱处理;S7:织布:使用烘干后的纱线进行织布;S8:后整理:烧毛-退浆-定型-预缩;S9:检测:对布的性能进行检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对涤纶散纤维热碱处理的步骤为:控制处理池内部温度为110℃,然后加入40g/L的片碱,然后将涤纶散纤维放入处理池中,放置45min,然后捞出,通过热水进行水洗,然后通过1g/L酸中和,然后再通过热水洗,然后进行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涤纶与玉竹纤维混纺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后处理的步骤为:A:将染色后纱线放入后处理池中,加入皂洗剂;B:然后将后处理池内部的温度提高到90℃,保持20min;C:然后缓慢将后处理池内部的温度降低至室温,然后依次加入醋酸、柔软剂和固色剂,然后将后处理池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