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869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3
一种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热虹吸回油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与蒸发器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的热侧进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端与所述蒸发器底部的第一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的冷侧进口端与蒸发器底部的第二进口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虹吸的原理,以高压液态冷媒的热量作为动力,抽取蒸发器中的液态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并将液态冷媒蒸发汽化后再和冷冻油一起回到压缩机,从而解决采用引射泵回油容易引起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一种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满液式或降膜式制冷系统中,由于蒸发器的换热形式为大空间沸腾蒸发,在实现较高的换热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就是冷媒蒸汽的气流速度会远低于冷冻油重力沉降速度,溶解在冷媒中的冷冻油无法被冷媒气流带回压缩机,久而久之,冷冻油会聚集在蒸发器内,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引射泵,利用高压气态冷媒作为动力来抽取蒸发器内冷冻油的引射回油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冷冻油聚集在蒸发器的问题,但是需要耗费部分高压气态冷媒作为动力,会减少系统制冷量,并且冷冻油在蒸发器内的含量通常为5%左右,采用引射回油方法抽取的液体大部分是液态冷媒,容易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借此,一种可避免吸气带液,且有效提高制冷量的制冷系统成为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避免吸气带液,且有效提高制冷量的制冷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热虹吸回油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包括液态冷媒,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和蒸发器(4),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端与蒸发器(4)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热侧进口端(5)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热侧出口端所述蒸发器(4)底部的第一进口端(9)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冷侧进口端(7)与蒸发器底部的第二进口端(10)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冷侧出口端(8)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相连接;其中,所述液态冷媒自蒸发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包括液态冷媒,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和蒸发器(4),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端与蒸发器(4)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热侧进口端(5)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热侧出口端所述蒸发器(4)底部的第一进口端(9)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冷侧进口端(7)与蒸发器底部的第二进口端(10)相连接,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冷侧出口端(8)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相连接;其中,所述液态冷媒自蒸发器(4)进入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换热汽化形成气态冷媒,所述气态冷媒与溶解在蒸发器液态冷媒中的冷冻油一同被吸入压缩机(1)实现蒸发器回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冷侧进口端(7)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蒸发器底部的第二进口端(10)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热虹吸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11)及节流阀(12),所述油分离器(11)设置于压缩机(1)与冷凝器(2)之间,所述节流阀(12)设置于热虹吸回油换热器(3)的热侧出口端(6)与所述蒸发器(4)底部的第一进口端(9)之间;所述油分离器(1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格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