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69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其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内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内腔相连通;分隔板,设置在内腔中,以将内腔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排气管,设置在分隔板上以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中设置有第一储液槽,第二空腔中设置有第二储液槽;第一分布器,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导流部和第一导流孔,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二空腔中,第一导流部设置在第一基体与第一排气管的出口对应的位置上,第一导流孔沿第一导流部的周向布置在第一基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工作不稳定,影响气液分离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滚动转子压缩机大多都是使用在空调中,压缩机吸入低压低温气体经过压缩后排出高温高压气体,但是有时候空调中的蒸发器并不能完全将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所以有时候压缩机会吸入低温低压气体夹杂着液体冷媒,因此压缩机需要通过气液分离器先将夹杂的液态冷媒分离出来。如果没有分离完全使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到泵体压缩腔里面,则会引起液击,液击会使压缩机制冷量产生较大波动也会对压缩机零件产生破坏,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能够进行二次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但是该气液分离器中气体分布不均匀,影响气液分离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工作不稳定,影响气液分离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内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内腔相连通;分隔板,设置在内腔中,以将内腔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排气管,设置在分隔板上以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中设置有第一储液槽,第二空腔中设置有第二储液槽;第一分布器,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导流部和第一导流孔,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二空腔中,第一导流部设置在第一基体与第一排气管的出口对应的位置上,第一导流孔沿第一导流部的周向布置在第一基体上。进一步地,第一分布器还包括第一翻边部,第一翻边部从第一基体的边缘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第一翻边部与壳体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翻边部和第一导流部设置在第一基体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分布器还包括第一渐缩部,第一渐缩部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翻边部远离第一基体的一侧,第一渐缩部的第二端朝向壳体的轴线渐缩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导流部朝向第一排气管的表面为球状凸面。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分布器,第二分布器包括第二基体、第二导流部和第二导流孔,第二基体设置在进气口和第一排气管之间,第二导流部设置在第二基体与进气口对应的位置上,第二导流孔沿第二导流部的周向布置在第二基体上。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滤网,滤网设置在进气口和第一排气管之间。进一步地,分隔板包括第三基体、第二翻边部和第三翻边部,第一排气管穿设在第三基体的定位孔中,第二翻边部从定位孔的边缘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第二翻边部与第一排气管连接,第三翻边部从第三基体的边缘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第三翻边部与壳体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翻边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三翻边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翻边部、第三翻边部和第三基体之间形成第一储液槽。进一步地,分隔板还包括第二渐缩部,第二渐缩部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翻边部远离第三基体的一侧,第二渐缩部的第二端朝向壳体的轴线渐缩地设置。进一步地,出气口中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第一基体设置在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第二排气管的入口朝向第一导流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导流部朝向第二排气管的表面为球状凹面。进一步地,出气口设置有第四翻边部,第四翻边部从出气口的边缘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第四翻边部和壳体的底部形成第二储液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气液分离器为上述的气液分离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为上述的压缩机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夹杂有液态冷媒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气液分离器的空腔中,混合气体首先在第一空腔中进行第一次气液分离,即一部分液体在重力的影响下储存在第一储液腔中,气体和剩余液体从第一排气管进入第二空腔。第一分布器的第一导流部与第一排气管的出口对应,从第一排气管的出口排出的混合气体能够在第一导流部的作用下均匀地流向四周的第一导流孔。剩余液体能够储存在第二储液槽中,冷媒气体从出气口排出。一方面,经过两次气液分离后的冷媒气体更纯净;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中的流体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气液分离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分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第一分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气液分离器的分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4的分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15、第四翻边部;20、分隔板;21、第三基体;22、第二翻边部;23、第三翻边部;24、第二渐缩部;31、第一排气管;32、第二排气管;40、第一分布器;41、第一基体;42、第一导流部;43、第一导流孔;44、第一翻边部;45、第一渐缩部;50、第二分布器;60、滤网。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分隔板20、第一排气管31和第一分布器40。其中,壳体10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内腔,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均与内腔相连通。分隔板20设置在内腔中以将内腔分隔成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13中设置有第一储液槽,第二空腔14中设置有第二储液槽。第一排气管31设置在分隔板20上以连通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分布器40包括第一基体41、第一导流部42和第一导流孔43,第一基体41设置在第二空腔14中,第一导流部42设置在第一基体41与第一排气管31的出口对应的位置上,第一导流孔43沿第一导流部42的周向布置在第一基体41上。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夹杂有液态冷媒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气液分离器的空腔中,混合气体首先在第一空腔13中进行第一次气液分离,即一部分液体在重力的影响下储存在第一储液腔中,气体和剩余液体从第一排气管31进入第二空腔14。第一分布器40的第一导流部42与第一排气管31的出口对应,从第一排气管31的出口排出的混合气体能够在第一导流部42的作用下均匀地流向四周的第一导流孔43。剩余液体能够储存在第二储液槽中,冷媒气体从出气口12排出。一方面,经过两次气液分离后的冷媒气体更纯净;另一方面气液分离器中的流体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气液分离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流部42朝向第一排气管31的表面为球状凸面,球状凸面各方向结构相同,使气体能够均匀地流向各个方向,并且在第一基体41上形成球状凸面易于实现,便于生产制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分布器40还包括第一翻边部44,第一翻边部44从第一基体41的边缘沿壳体10的轴向延伸,第一翻边部44与壳体10的内壁连接。第一翻边部44增大了第一分布器40与壳体1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第一分布器40和壳体10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一分布器40和壳体10的同轴度。具体地,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内腔,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出气口(12)均与内腔相连通;分隔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3)中设置有第一储液槽,所述第二空腔(14)中设置有第二储液槽;第一排气管(31),设置在所述分隔板(20)上以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3)和所述第二空腔(14);第一分布器(40),包括第一基体(41)、第一导流部(42)和第一导流孔(43),所述第一基体(41)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4)中,所述第一导流部(4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41)与所述第一排气管(31)的出口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导流孔(43)沿所述第一导流部(42)的周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基体(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内腔,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出气口(12)均与内腔相连通;分隔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13)中设置有第一储液槽,所述第二空腔(14)中设置有第二储液槽;第一排气管(31),设置在所述分隔板(20)上以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3)和所述第二空腔(14);第一分布器(40),包括第一基体(41)、第一导流部(42)和第一导流孔(43),所述第一基体(41)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4)中,所述第一导流部(4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41)与所述第一排气管(31)的出口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导流孔(43)沿所述第一导流部(42)的周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基体(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器(40)还包括第一翻边部(44),所述第一翻边部(44)从所述第一基体(41)的边缘沿所述壳体(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部(44)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部(44)和所述第一导流部(4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41)相对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器(40)还包括第一渐缩部(45),所述第一渐缩部(45)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部(44)远离所述第一基体(41)的一侧,所述第一渐缩部(45)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壳体(10)的轴线渐缩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42)朝向所述第一排气管(31)的表面为球状凸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分布器(50),所述第二分布器(50)包括第二基体、第二导流部和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基体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31)之间,所述第二导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进气口(11)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导流孔沿所述第二导流部的周向布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慧明赵旭敏樊峰刚张洪玮陈辉叶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