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883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MES818,保藏日期:2018年12月03日。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和分散剂。防治猕猴桃疫霉病菌剂的制备方法:①一级种子培养②发酵③至芽孢形成比例大于等于90%时,结束发酵,放罐;④将上述发酵液与分散剂复合制成液体制剂或继续将液体制剂干燥成菌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对苹果疫霉、樟疫霉、侧生疫霉和大子疫霉菌属的致病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防止猕猴桃疫霉病的发生,促进猕猴桃稳产、增收,一般产量提高20‑30%,果实甜度提高2‑3个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涉及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埋土过深、土壤湿度大根系呼吸困难、营养不足、除草过深伤及根系易诱发猕猴桃疫霉病。猕猴桃疫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一旦发病很难根治,重病园发病率高达20%-30%,死亡率达10%-20%,有的果园出现果树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引发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原菌有苹果疫霉(Phytophthoracacterum)、樟疫霉(P.cinnamomi)、侧生疫霉(P.lateralis)和大子疫霉(P.megasperma)等。病原菌寄主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当灌溉或下雨时土壤中的病原菌孢子和菌丝体随发病作物残体传播迅速,很容易引起果树成片死亡,幼树受害更慎。常规防治方法采用加强果园栽培管理,避免漫灌,采用高垄栽培等传统方法来防治病害的措施很难实现完全控制病原菌的效果。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病害需先刮除病斑后再施用福美双、乙膦铝、代森锰锌等,操作繁琐且化学农药会增加果实农药残留量,降低产品品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符合有机生态农业的思路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经检索,目前未见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对苹果疫霉(Phytophthoracacterum)、樟疫霉(P.cinnamomi)、侧生疫霉(P.lateralis)和大子疫霉(P.megasperma)菌属的致病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防止猕猴桃疫霉病的发生,促进猕猴桃稳产、增收,一般产量提高20-30%,果实比甜度提高2-3个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acilluslaterosporus)MES818,保藏日期:2018年12月03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CGMCCNo.1685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和分散剂,两者的比例为1000:1制得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液态制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将液体制剂再浓缩喷干,制得粉末状制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为吐温8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一级种子培养:将经试管斜面活化的菌株MES818进行种子瓶培养,种子瓶培养基为肉汤培养基,培养条件为:温度26-30℃,培养24-30h,制得一级种子液;②发酵:将一级种子液,按6-10%接种量接种于侧孢短芽抱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控制罐压在0.02MPa-0.07MPa,在32-38℃培养24-30h;③至芽孢形成比例大于等于90%时,结束发酵,放罐;④将上述发酵液与分散剂复合制成液体制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大豆蛋白胨8-10克,牛肉膏3-5克,氯化钠4-6克,琼脂18克,超纯水1000毫升,pH值为7.3,121℃下灭菌30min。1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培养基为:按质量分数计,豆饼粉3-5%,玉米粉4-7%,蔗糖0.4-1.5%,葡萄糖0.5-1.5%,氯化钠0.1-0.3%,硫酸锰0.01-0.05%,磷酸氢二钠0.2-0.5%,碳酸钙0.3-0.8%,氢氧化钾0.02-0.06%,其余为水,培养基pH调为6.0-7.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灭菌条件为:120-130℃湿热灭菌30-50min后冷却到35℃后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的应用,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在防治猕猴桃植株疫霉病中的应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将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稀释100-300倍后沟施、穴施、灌根,每亩用量2-5kg。原理:侧孢短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分泌激素类生长物质促进作物的生长,同时还分泌肽类抗生素等多种抑菌物质、几丁质酶、蛋白酶等物质分解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在防治猕猴桃植株疫霉病中的应用。菌株获得方式:该株侧孢短芽孢杆菌MES818是2017年6月我公司研发人员从陕西周至猕猴桃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从猕猴桃根部土壤中分离经5次纯化后,经过平板划线,在28℃培养24小时后,制成斜面菌种,各挑取2支斜面送农村农业部微生物质检机构鉴定,确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4℃和-80℃保藏。经检测该侧孢短芽孢杆菌为芽孢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杆状,单个细胞0.5-0.8×2-5微米,用甲苯胺蓝或着色均匀。芽孢为椭圆形,侧生、中生或近中生,孢囊膨大,游离芽孢一边比另一边厚(独木舟形),兼性厌氧。麦芽糖、半乳糖、木糖、果糖产酸;葡萄糖、蔗糖、乳糖、海藻糖、甘露醇、棉子糖不产酸。不分解淀粉,接触酶、氧化酶阳性。有益效果将本专利技术的菌剂用在果园防治猕猴桃疫霉病,防效明显,田间防治效果达70%以上,并且属于绿色无公害制剂、不污染环境、降低农药使用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适宜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MES818侧孢芽孢杆菌的菌落和菌体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MES818,保藏日期:2018年12月03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CGMCCNo.16859。该菌体的菌落和菌体照片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和分散剂,两者的比例为1000:1制得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液态制剂,其中,分散剂为吐温8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一级种子培养:将经试管斜面活化的菌株MES818进行种子瓶培养,种子瓶培养基为肉汤培养基,培养条件为:温度26℃,培养30h,制得一级种子液;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大豆蛋白胨10克,牛肉膏3克,氯化钠5克,琼脂18克,超纯水1000毫升,pH值为7.3,121℃下灭菌30min。12.②发酵:将一级种子液,按6%接种量接种于侧孢短芽抱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控制罐压在0.02MPa,在35℃培养26h;发酵培养基为:按质量分数计,豆饼粉4.2%,玉米粉5.6%,蔗糖0.5%,葡萄糖0.5%,氯化钠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其特征是:侧孢短芽孢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其特征是: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MES818,保藏日期:2018年12月03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CGMCCNo.168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和分散剂,两者的比例为1000:1制得含有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液态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吐温8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将液体制剂再浓缩喷干,制得粉末状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治猕猴桃疫霉病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一级种子培养:将经试管斜面活化的菌株MES818进行种子瓶培养,种子瓶培养基为肉汤培养基,培养条件为:温度26-30℃,培养24-30h,制得一级种子液;②发酵:将一级种子液,按6-10%接种量接种于侧孢短芽抱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控制罐压在0.02MPa-0.07MPa,在32-38℃培养24-30h;③至芽孢形成比例大于等于90%时,结束发酵,放罐;④将上述发酵液与分散剂复合制成液体制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猕猴桃疫霉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钢勇肖培英顾欣燕刘金龙刘刚赵晓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