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29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3
电感器部件(10)具备芯构件(41、42)、配置在芯构件的线圈、以及端子电极(61~63)。线圈具备:第一金属板(21~24),配置在芯构件(41、42)的上表面;第二金属板(31~35),配置在芯构件(41、42)的下表面;以及多个金属销(511、521、522、531、532、541、542、552),相对于芯构件(41、42)中的任一个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线圈通过多个金属销(511、521、522、531、532、541、542、552)对第一金属板(21~24)和第二金属板(31~35)进行连接而被形成为螺旋形。端子电极(61~63)沿着螺旋形延伸的方向空开间隔与线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源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多个电感器的电感器部件以及使用了该电感器部件的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当前,各种电感器部件被利用。例如,专利文献1的电感器部件具备芯基板和线圈。芯基板由印刷基板等形成。线圈由导体构成,并由上侧布线图案、下侧布线图案以及层间连接导体构成。上侧布线图案和下侧布线图案是印刷图案。上侧布线图案形成在芯基板的上表面,下侧布线图案形成在芯基板的下表面。上侧布线图案和下侧布线图案通过层间连接导体连接。由此,形成螺旋状的线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0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因为近年来的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所以在上述的结构的电感器部件中,存在在特性上不能满足的情况。此外,在上述的电感器部件的结构中,对于一个电感器部件仅具备一个电感器。因此,对于需要多个电感器的电子设备,必需准备与电子设备所需的个数相应的量的上述的电感器部件。在该情况下,由于每个电感器部件的特性的偏差,存在如下情况,即,在使用多个电感器部件的模块中得不到所需的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多个电感器的电感器部件中,各自实现优异的电感器特性,且抑制电感器各自的特性偏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具备:芯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线圈,配置在该芯构件;以及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和第三端子电极。线圈具备:第一金属板,配置在芯构件的上表面;第二金属板,配置在芯构件的下表面;以及多个金属销,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芯构件。线圈通过多个金属销对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连接而被形成为螺旋形。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以及第三端子电极沿着线圈中的螺旋形延伸的方向空开间隔与线圈连接。在该结构中,线圈具备一体形成的金属板和金属销而形成,因此可抑制各电感器部件的偏差,DCR等的特性提高。此外,在第一端子电极与第二端子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一电感器,在第二端子电极与第三端子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二电感器。此外,通过上述的构造,能够将多个电感器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通过模具成型来实现上述的构造,因此还可抑制多个电感器间的特性偏差。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中,能够设为以下的结构。芯构件被分断为多个,被分断的多个芯构件在与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在该结构中,相互不进行磁场耦合的多个电感器形成为一体。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中,能够设为以下的结构。芯构件未被分断。在该结构中,相互进行磁场耦合的多个电感器一体形成。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中,优选为以下的结构。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以及第三端子电极是与第二金属板连接并在与芯构件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柱状。在该结构中,电感器部件的安装性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具备上述的电感器部件、形成有给定的电路图案的电路基板、电源控制用IC、以及开关元件。电感器部件、电源控制用IC、以及开关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开关元件与电感器部件中的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以及第三端子电极之中连接开关元件的端子电极靠近配置。在该结构中,电感器部件与开关元件的连接距离变短。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中,开关元件和电感器部件优选配置为在俯视下至少部分地重叠。在该结构中,电源模块的平面面积变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抑制各电感器部件的偏差,DCR等的特性提高,还能够抑制多个电感器间的特性偏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源模块的概略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感器部件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电感器部件10具备第一金属板21、22、23、24、第二金属板31、32、33、34、35、芯构件41、42、金属销511、521、522、531、532、541、542、552、以及端子电极61、62、63。芯构件41、42分别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芯构件41、42例如为树脂基板。另外,关于芯构件41、42,只要是具有给定的相对导磁率的材料,就不限于树脂基板,优选为容易形成贯通孔的材料。芯构件41和芯构件42沿着图1、图2的x方向空开间隔配置。换言之,芯构件41和芯构件42是将一个芯构件在x方向上的中途位置进行了分断的形状。芯构件41配置在作为电感器部件10的第一端面ED1侧,芯构件42配置在作为电感器部件10的第二端面ED2侧。芯构件41的第一侧面SD1和芯构件42的第一侧面SD1大致平齐,芯构件41的第二侧面SD2和芯构件42的第二侧面SD2大致平齐。在芯构件41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的贯通孔411、412、413。贯通孔411、412形成在芯构件41中的第一侧面SD1的附近,并在与第一侧面SD1平行的方向(图1、图2的x方向)上空开间隔形成。贯通孔413形成在芯构件41中的第二侧面SD2的附近。x方向上的贯通孔412的位置和贯通孔413的位置大致相同。在芯构件41的x方向上的第一端面ED1侧形成有贯通孔411。在芯构件41的x方向上的第二端面ED2侧形成有贯通孔412、413。在芯构件42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的贯通孔421、422、423。贯通孔421形成在芯构件42中的第一侧面SD1的附近。贯通孔422、423形成在芯构件42中的第二侧面SD2的附近,并在与第一侧面SD1平行的方向(图1、图2的x方向)上空开间隔形成。x方向上的贯通孔421的位置和贯通孔422的位置大致相同。在芯构件42的x方向上的第一端面ED1侧形成有贯通孔421、422。在芯构件42的x方向上的第二端面ED2侧形成有贯通孔423。第一金属板21、22、23、24配置在芯构件41、42的上表面,更准确地说,配置在形成芯构件41、42的长方体的区域的上表面。第一金属板21、第一金属板22、第一金属板23、以及第一金属板24从作为电感器部件10的第一端面ED1朝向第二端面ED2沿着x方向依次配置。第一金属板21、第一金属板22、第一金属板23、以及第一金属板24相互分离。第一金属板21的第一侧面SD1侧的部分的宽度比第二侧面SD2侧的部分的宽度窄。第一金属板24的第一侧面SD1侧的部分的宽度比第二侧面SD2侧的部分的宽度宽。第一金属板22、23中的延伸的方向上的宽度恒定,并在延伸的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弯曲。第二金属板31、32、33、34、35配置在芯构件41、42的下表面,更准确地说,配置在芯构件41、42占有的长方体的区域的下表面。第二金属板31、第二金属板32、第二金属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芯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线圈,配置在该芯构件;以及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和第三端子电极,所述线圈具备:第一金属板,配置在所述芯构件的上表面;第二金属板,配置在所述芯构件的下表面;以及多个金属销,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芯构件,所述线圈通过所述多个金属销对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进行连接而被形成为螺旋形,所述第一端子电极、所述第二端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电极沿着所述线圈中的所述螺旋形延伸的方向空开间隔与所述线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02 JP 2016-171464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芯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线圈,配置在该芯构件;以及第一端子电极、第二端子电极和第三端子电极,所述线圈具备:第一金属板,配置在所述芯构件的上表面;第二金属板,配置在所述芯构件的下表面;以及多个金属销,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芯构件,所述线圈通过所述多个金属销对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进行连接而被形成为螺旋形,所述第一端子电极、所述第二端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电极沿着所述线圈中的所述螺旋形延伸的方向空开间隔与所述线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所述芯构件被分断为多个,被分断的多个芯构件在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宗丈丹下贵之桥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