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71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和均温材料,所述均温材料设置在所述散热冷板和所述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元件之间。通过加入均温材料,大大的增加了散热冷板与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起到界面填充的效果,降低散热冷板与到电子元件之间的热阻值。并且与风冷及普通的液冷相比,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电子元件的小型化不仅缩小了外形,并且也增加了电子器件的功率损耗密度,使电子器件发热元件更集中,导致单位面积内发热量迅速增加,其工作温度迅速上升。因此,散热技术是制约电子器件的小型化的重要因素。经研究表明,电子器件工作时,温度每增加10℃,系统的可靠性降低50%。超过半数的电子元件失效均是由于工作温度过高所引起的。目前,常用的对电子器件的散热手段一般为强迫风冷及水冷式等技术方法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对于目前常用的技术来说,强迫风冷手段可以满足一般的技术要求,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根本不能满足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研究者将冷板式散热技术引入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中,由于液体的比热较大,所以散热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液体与电子器件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液体通常在管道内部流动,通常采用发热器件与液体管路来接触换热,由于电子器件的体积较小,且电子器件表面也并非全部加工为平整平面,这会导致电子器件与冷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即使采用液冷,也不能对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进行很好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散热受环温影响大,电子元件接触散热面积小,接触面热阻大,从而导致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改变电子元件的散热方式,增大冷板有效接触的散热面积,使整个散热装置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和均温材料,所述均温材料设置在所述散热冷板和所述电子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冷板是有液体流动的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材料包括:导热垫片、石墨贴片、软金属或液体金属片/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垫片的厚度为0.5-5.0mm,导热系数为1.9-5.0w/m·K,耐高温1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石墨贴片的水平导热系数为1500w/m·K,竖直导热系数10-15w/m·K。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金属包括铟片,导热系数为60-86w/m·K。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态金属片/膏的导热系数为60-80w/m·K,耐高温50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热流密度较大的电子元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并且通过加入均温材料,大大的增加了散热冷板与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接触面积。并且与风冷及普通的液冷相比,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液体冷板技术对高热流密度元件进行散热,但是由于冷板和发热元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很难对其进行较好的散热,为此,本申请在液体流动管道及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中间嵌入均温材料,使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首先传递至均温材料,由于均温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热量均匀的分布在均温材料表面,均温材料再将热量更好的传递至冷板中,热量被不断流动的液体带走。从而达到了发热元件更好的散热效果。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5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1和均温材料4,均温材料4设置在散热冷板1和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5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散热冷板1是液体流动管道,包括冷板进液口2和冷板出液口3。均温材料4包括:导热垫片、石墨贴片、软金属或液体金属片/膏。其中,导热垫片的厚度为0.5-5.0mm,导热系数为1.9-5.0w/m·K,耐高温150℃。在一些实施例中,石墨贴片的水平导热系数为1500w/m·K,竖直导热系数约10-15w/m·K。在一些实施例中,软金属包括铟片,导热系数可到60-86w/m·K,可实现超薄,延展性超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态金属片/膏的导热系数为60-80w/m·K,耐高温性能50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热流密度较大的电子元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并且通过加入均温材料,大大的增加了散热冷板与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接触面积。并且与风冷及普通的液冷相比,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和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材料设置在所述散热冷板和所述电子元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冷板和均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材料设置在所述散热冷板和所述电子元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冷板是有液体流动的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材料包括:导热垫片、石墨贴片、软金属或液体金属片/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片的厚度为0.5-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张帅崔新涛黄婷婷赵志鸿刘佳伟韩磊武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