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9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系统,涉及水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混凝土企业因为对废水直接排放而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斜坡、设置在斜坡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坡顶的居住区、设置在地底并且位于斜坡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地面的水泵、设置在地面上的过滤站、收集箱以及设置在地面上的洗车区;斜坡底部设置有将多根水管,水管将蓄水池与收集槽相连通、将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管道与蓄水池相互连通、将水泵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斜坡上,通过对洗车排放的水、车间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进行回收处理,经过处理的水符合生产的要求,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回收利用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沥青混凝土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并且在对搅拌器、运输车等设备进行清洗的过程当中都要使用大量的水,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当中都含有水泥浆、骨料、杂质和外加剂,大多数工厂都将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排放。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很多的地区水资源都非常的紧张,混凝土作为水资源耗费量比较大的企业,政府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在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行业的水资源消耗量进行了限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因为不能够直接进行再次使用,大多都直接排放,每一家混凝土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废水的量也是很大的,从而导致了混凝土生产企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对废水的处理实现废水的零排放,能够大大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系统,其通过对洗车排放的水、车间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进行回收处理,经过处理的水符合生产的要求,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斜坡、设置在斜坡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坡顶的居住区、设置地底并且位于斜坡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上的水泵、设置在地面上的过滤站、设置在过滤站底部的收集箱以及设置在地面上并且位于斜坡上的洗车区;斜坡底部设置有将多根水管,水管将蓄水池与收集槽相连通、将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管道与蓄水池相互连通、将水泵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斜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间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废水以及洗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都直接通过斜坡流入到斜坡底部的收集槽当中,然后通过收集槽流入到蓄水池当中进行储存,居民区中人们生活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也直接通过管道排放到蓄水池当中,蓄水池当中的水通过水泵直接被送入到过滤站当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站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出,使得水符合混凝土行业当中对于水的要求,从而将过滤结束的水直接作为净水使用到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当中,达到了污水的零排放,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下雨的过程中,雨水会顺着斜坡直接流入到收集槽当中,然后再通过收集槽流入到蓄水池当中,与污水一起经过过滤处理之后作为净水应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当中,增加了水的来源,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了水资源的节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洗车区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洗车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沉降的沉降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洗车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砂石和泥沙等颗粒物,砂石和泥沙属于可回收资源,与其他污水中的杂质混合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将砂石与泥沙分离出,经过沉降之后得到的颗粒物,容易将砂石和泥沙从颗粒物中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沉降池沉降出的废料进行筛选的废料筛选区,废料筛选区中设置有筛网,能够根据粒径的不同将砂石、泥沙和泥浆进行筛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降池当中沉降之后剩余的颗粒物主要分为三种,包括砂石、泥沙和泥浆,其中砂石的粒径最大,泥浆的粒径最小,通过筛网进行过滤可以首先将其中的泥浆过滤出,然后再通过筛网将砂石和泥沙分离开来,通过设置在废料筛选区中的筛网能够将砂石、泥沙和泥浆分离开来,从而便于将砂石和泥沙直接送入到生产线当中进行再次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位于斜坡上并且沉降池位于洗车区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沉降池设置在斜坡上并且位于洗车区的下方,使得洗车过程所产生的水能够直接顺着斜坡流入到沉降池当中,无需通过水泵进行水的输送,实现了能源的节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一级沉降池用于对砂石进行沉降,二级沉降池用于对泥沙进行沉降,三级沉降池用于对泥浆进行沉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级沉降能够大致的将砂石、泥沙和泥浆分离开,将三级沉降池当中的沉降物直接送出工厂或者是用于铺垫路面即可,无需再次进行筛选,因为一级沉降池的沉降物中含有的泥沙和泥浆的量都比较小,直接经过筛网的一次筛选得到砂石即可,二级沉降池当中含有少量泥浆,也可以直接通过一次筛选得到泥沙,使得筛选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筛选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在斜坡上按照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的顺序由上到下依次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降池在斜坡上按照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的顺序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使得经过第一沉降池沉降之后的水能够更加容易的流入到第二沉降池当中,经过第二沉降池沉降之后的水也能够更加容易的流入到第三沉降池当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将砂石从一级沉降池当中取出时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从沉降池中挖掘出,二级沉降池当中的泥沙和三级沉降池当中的泥浆都通过管道抽取的方式从沉降池当中取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的粒径是比较大的,采用抽取的方式将砂石抽取出容易造成设备的堵塞,并且不容易抽取,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能够更加容易的将砂石从沉降池当中挖掘出,二级沉降池当中的泥沙和三级沉降池当中的泥浆的粒径都是比较小的,利用抽取的方式将泥沙和泥浆抽取出不容易出现设备堵塞并且容易抽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为15°~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的倾斜角度控制在15°~30°,既便于污水从斜坡上流下,又使得建造在斜坡上的车间满足强度的要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斜坡、蓄水池、水泵和过滤站,雨水、生产过程和洗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人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都流入到蓄水池当中,然后再经过过滤站的过滤,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净水,直接应用到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当中,从而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沉降池和废料筛选区,能够将洗车过程当中清洗下的砂石和泥沙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水循环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水循环系统,参见附图1,包括倾斜设置的斜坡、设置在坡顶的居住区、设置在斜坡下方位于地底的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上的水泵、设置在地面上的过滤站、设置在过滤站下方并且位于地面上的收集箱、设置在地面上的洗车区、通过在地面挖掘并且位于洗车区一侧的沉降池以及设置在地面上并且位于沉降池一侧的废料筛选区。厂区的车间、蓄水池、水泵、过滤站、收集箱、洗车区、沉降池以及废料筛选区等都位于斜坡上,斜坡的倾斜角度为15°~30°。斜坡的底部都设置有收集槽,蓄水池与收集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收集槽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的水管;日常生产当中所产生的各种废水直接从车间当中流出,然后通过斜坡流入到收集槽当中,收集槽当中收集到的废水则通过水管流入到蓄水池当中进行储存;下雨天的时候,雨水也能够顺着斜坡流入到斜坡底部的收集槽当中,从而将雨水也送入到蓄水池当中进行收集储存,从而增加了厂区废水回收的废水来源;居住区底部的地下也设置有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的管道,并且管道与居住区中排放生活污水的管道相互连通,居民区当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通过管道流入到蓄水池当中进行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设置在斜坡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坡顶的居住区、设置地底并且位于斜坡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上的水泵、设置在地面上的过滤站、设置在过滤站底部的收集箱以及设置在地面上并且位于斜坡上的洗车区;斜坡底部设置有将多根水管,水管将蓄水池与收集槽相连通、将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管道与蓄水池相互连通、将水泵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斜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设置在斜坡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坡顶的居住区、设置地底并且位于斜坡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上的水泵、设置在地面上的过滤站、设置在过滤站底部的收集箱以及设置在地面上并且位于斜坡上的洗车区;斜坡底部设置有将多根水管,水管将蓄水池与收集槽相连通、将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管道与蓄水池相互连通、将水泵与蓄水池相互连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斜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区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洗车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沉降的沉降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沉降池沉降出的废料进行筛选的废料筛选区,废料筛选区中设置有筛网,能够根据粒径的不同将砂石、泥沙和泥浆进行筛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循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达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