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人工养殖斑头雁产蛋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珍禽养殖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提高人工养殖斑头雁产蛋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斑头雁(Anserindicus)又名白头雁、黑纹头雁,属雁形目,鸭科,雁属。斑头雁是中国特有高原鸟类,生活在高原湿地湖泊亦见于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西南等地。秋冬季节结群南飞,活动于南方多水的沼泽、平原和山区的湖泊、河谷,以植物为主食,是典型的草食性群集类水禽。目前,大雁养殖领域主要以鸿雁和灰雁为主,二者占据了大雁人工养殖的半壁江山。斑头雁作为大雁养殖的新选择,人工养殖的起步时间较晚,人工养殖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青海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野生斑头雁作为亚洲特有的高原雁类,主要栖息并繁殖于青藏高原地区,非常适应青藏高原缺氧、寒冷、干旱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在高海拔地区对斑头雁进行人工养殖具有天然的地域优势。斑头雁于1995年被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00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从产业角度而言,斑头雁全身是宝,集“肉、蛋、羽绒、中药”四大产业链于一体,经济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人工养殖斑头雁产蛋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繁殖种群的雌雄个体选择雄性斑头雁繁殖个体选择:脖颈较粗,眼神明亮,羽毛光洁整齐,尾稍上翘,步态雄壮稳健,体重为2750g±100g;雌性斑头雁繁殖个体选择:脖颈较粗,眼神明亮,羽毛光洁整齐,尾稍上翘,腹部丰满,体重为2250g±100g;2)繁殖种群的下蛋基地设置选取通风阴凉干燥处,设置繁殖种群下蛋基地,地上铺3cm~5cm厚的细沙,细沙上铺一层干稻草;将符合步骤1)繁殖标准的个体按照雌雄比为1:1的比例,投放到下蛋基地进行混养,养殖密度为1~3只/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人工养殖斑头雁产蛋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繁殖种群的雌雄个体选择雄性斑头雁繁殖个体选择:脖颈较粗,眼神明亮,羽毛光洁整齐,尾稍上翘,步态雄壮稳健,体重为2750g±100g;雌性斑头雁繁殖个体选择:脖颈较粗,眼神明亮,羽毛光洁整齐,尾稍上翘,腹部丰满,体重为2250g±100g;2)繁殖种群的下蛋基地设置选取通风阴凉干燥处,设置繁殖种群下蛋基地,地上铺3cm~5cm厚的细沙,细沙上铺一层干稻草;将符合步骤1)繁殖标准的个体按照雌雄比为1:1的比例,投放到下蛋基地进行混养,养殖密度为1~3只/m2;3)繁殖种群的下蛋基地管理(1)温度管理:控制下蛋基地室内白天温度为20℃~24℃,夜间温度为17℃~18℃;(2)湿度管理:控制下蛋基地室内的相对湿度为50%~60%;(3)光照管理: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光照光源分布要均匀,使整个下蛋基地不存在暗区,控制繁殖种群每天的光照总时长为16h,控制光照强度为8~10lux;4)繁殖种群的饲喂管理采用自由觅食与人工饲料相结合的方式,人工饲喂采用定时定量饲喂,09:00时至10:00时,饲喂人工饲料;10:00时至13:00时在草地进行放养;13:00时至14:00时在下蛋基地内进行圈养并补充饲喂人工饲料;14:00时至17:00时在草地进行放养;17:00时至次日早上09:00时在下蛋基地内进行圈养,期间18:00时至19:00时补充饲喂人工饲料;5)繁殖种群的下蛋基地清理利用繁殖雁群在自由觅食区域活动的时间段,每5~7天更换一次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