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6377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3
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包含有分布在姜田中的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1)上并且用于发生水状弥漫雾的弥雾喷头(2)、设置为与弥雾喷头(2)连通的高压泵(3)、设置为与高压泵(3)连通的水箱(4),通过弥雾喷头(2)、高压泵(3)和水箱(4),在姜田中形成水状弥漫雾,通过支撑杆(1),把弥雾喷头(2)分布在姜田中,改善了生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不再都是在姜田中进行开放式的种植,因此提高了对生姜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生姜,中药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因此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农资,在现有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中,还都是在姜田中进行开放式的种植,由于在六月份和七月份时太阳光照对生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产生很大的波动影响,从而影响了对生姜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方法。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对生姜的产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包含有分布在姜田中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并且用于发生水状弥漫雾的弥雾喷头、设置为与弥雾喷头连通的高压泵、设置为与高压泵连通的水箱。由于设计了支撑杆、弥雾喷头、高压泵和水箱,通过弥雾喷头、高压泵和水箱,在姜田中形成水状弥漫雾,通过支撑杆,把弥雾喷头分布在姜田中,改善了生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不再都是在姜田中进行开放式的种植,因此提高了对生姜的产量。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在姜田布满水状弥漫雾的方式把用于载体的支撑杆、用于雾化水的弥雾喷头、用于产生高压水的高压泵和用于储存水的水箱相互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在姜田布满空气相对湿度为70-81%的水状弥漫雾的方式把弥雾喷头、高压泵和水箱与支撑杆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高压泵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控制器。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姜田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立柱、遮阳网和塑料薄膜并且立柱、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设置为呈局部覆盖分布。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姜田中设置有支撑杆和立柱并且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弥雾喷头,弥雾喷头设置为与高压泵的输出端口部连通并且高压泵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水箱连通,控制器设置为与高压泵的控制端口连接并且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设置在立柱上,塑料薄膜设置在弥雾喷头的上端端面部并且遮阳网设置在塑料薄膜的上端端面部。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撑杆和立柱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支撑杆的下端头和立柱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植入到姜田的土壤中,支撑杆的高度设置为68-72cm并且立柱的高度设置为140-160cm,支撑杆设置在两行生姜种植垄之间并且沿两行生姜种植垄之间分布的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距离设置为140-160cm,支撑杆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弥雾喷头连接并且立柱的上端头设置为与遮阳网连接,立柱设置为通过绑带与塑料薄膜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弥雾喷头设置为八眼喷头并且弥雾喷头设置为呈间距115-125cm×140-160cm分布,弥雾喷头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胶管与高压泵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并且弥雾喷头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喷向塑料薄膜,弥雾喷头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撑杆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高压泵设置为高压水泵并且水箱设置为矩形盒状体,控制器设置为PLC控制器。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遮阳网设置为透光率48%-52%的遮光网并且遮阳网设置为与立柱覆盖式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塑料薄膜设置为呈片状分布在立柱之间并且塑料薄膜的角部设置为通过绑带与立柱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撑杆和弥雾喷头与高压泵、水箱和控制器设置为按照形成水雾弥漫的方式分布并且支撑杆、弥雾喷头、高压泵、水箱和控制器与立柱、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设置为按照局部区间隔离的方式分布。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方法,其步骤是:通过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在姜田中布满水状弥漫雾,使生姜的株苗在水状弥漫雾中进行生长,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水状弥漫雾中的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70-8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由高压泵把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弥雾喷头,由弥雾喷头在姜田布满水状弥漫雾。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步骤是:生姜品种为莱芜小姜,在本年度的四月七至十五日播种,生姜的行距设置为58-62cm并且生姜的株距设置为17-19cm,播种后覆盖地膜小拱棚,到了六月四至十日姜株长至2~3个分枝时,撤除地膜小拱棚,把立柱安装在姜田中,把遮阳网覆盖在立柱上,使遮阳网的高度设置为140-160cm,塑料薄膜的面积设置为39-40m2,把塑料薄膜通过绑带与立柱连接,使塑料薄膜分片安装在立柱之间,把支撑杆安装在姜田中,使支撑杆按照间距115-125cm×140-160cm分布,把弥雾喷头安装在支撑杆上,使弥雾喷头的高度设置为68-72cm,从六月四至十日到七月二十八至三十日的期间,在每日的9:30~16:30时间段,由控制器按照每隔30min启动一次并且每次时间为十至十二秒的方式使高压泵进行启动,高压泵把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弥雾喷头,弥雾喷头喷出雾化水,在姜田中形成水状弥漫雾,到七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把支撑杆、弥雾喷头、高压泵、水箱、控制器、立柱、遮阳网和塑料薄膜拆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弥雾喷头的出水量0.78-82mL·min-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塑料薄膜的长度×宽度设置为10-12m×3.4-3.8m。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弥雾喷头喷出雾化水含有弥雾剂并且弥雾剂设置为水悬浮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在自然光照下,通过弥雾增加空气湿度,有效降低了环境温度,为生姜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弥雾处理下生姜地上生长量虽不及传统遮光处理,但根茎产量略高于遮光处理,但根茎生长量较大,经济系数较高,弥雾栽培生姜产量可达2688.68kg·(667m2)-1,较裸地栽培增产31.30%,增加空气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绿素a/b比值,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利于增强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弥雾可降低植株冠层及叶片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叶片气孔导度,促进水气交换,增强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尤其在夏季午间前后高温低湿时段(10:00~16:00)表现尤为突出。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姜田布满水状弥漫雾的支撑杆、弥雾喷头、高压泵和水箱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和方法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的示意图,支撑杆-1、弥雾喷头-2、高压泵-3、水箱-4、控制器-5、立柱-6、遮阳网-7、塑料薄膜-8。图2为同期在裸地的姜苗生长状况图,图3为同期在裸地和喷雾状态下的姜苗生长状况图,图4为同期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状态下的姜苗生长状况图,图5本专利技术弥雾栽培对姜田小气候的影响,图6本专利技术弥雾栽培对晴天环境因子日变化的影响,图7本专利技术弥雾栽培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图8本专利技术弥雾栽培对生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分布在姜田中的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1)上并且用于发生水状弥漫雾的弥雾喷头(2)、设置为与弥雾喷头(2)连通的高压泵(3)、设置为与高压泵(3)连通的水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分布在姜田中的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1)上并且用于发生水状弥漫雾的弥雾喷头(2)、设置为与弥雾喷头(2)连通的高压泵(3)、设置为与高压泵(3)连通的水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姜田布满水状弥漫雾的方式把用于载体的支撑杆(1)、用于雾化水的弥雾喷头(2)、用于产生高压水的高压泵(3)和用于储存水的水箱(4)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姜田布满空气相对湿度为70-81%的水状弥漫雾的方式把弥雾喷头(2)、高压泵(3)和水箱(4)与支撑杆(1)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高压泵(3)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控制器(5),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姜田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立柱(6)、遮阳网(7)和塑料薄膜(8)并且立柱(6)、遮阳网(7)和塑料薄膜(8)设置为呈局部覆盖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在姜田中设置有支撑杆(1)和立柱(6)并且在支撑杆(1)上设置有弥雾喷头(2),弥雾喷头(2)设置为与高压泵(3)的输出端口部连通并且高压泵(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水箱(4)连通,控制器(5)设置为与高压泵(3)的控制端口连接并且遮阳网(7)和塑料薄膜(8)设置在立柱(6)上,塑料薄膜(8)设置在弥雾喷头(2)的上端端面部并且遮阳网(7)设置在塑料薄膜(8)的上端端面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弥雾栽培的生姜种植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杆(1)和立柱(6)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支撑杆(1)的下端头和立柱(6)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植入到姜田的土壤中,支撑杆(1)的高度设置为68-72cm并且立柱(6)的高度设置为140-160cm,支撑杆(1)设置在两行生姜种植垄之间并且沿两行生姜种植垄之间分布的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之间距离设置为140-160cm,支撑杆(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弥雾喷头(2)连接并且立柱(6)的上端头设置为与遮阳网(7)连接,立柱(6)设置为通过绑带与塑料薄膜(8)连接,或,弥雾喷头(2)设置为八眼喷头并且弥雾喷头(2)设置为呈间距115-125cm×140-160cm分布,弥雾喷头(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胶管与高压泵(3)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并且弥雾喷头(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喷向塑料薄膜(8),弥雾喷头(2)的壳体设置为与支撑杆(1)联接,或,高压泵(3)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曹逼力夏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