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逆棱镜背光结构由于光效较高,可控制光线视角集中在正向方向从而显著提升背光亮度。该背光结构非常适合节省背光功耗,降低电子设备整体功耗的场合,同时逆棱镜背光结构所使用光学膜材较少,也可避免一定程度的膜材褶皱等问题,从而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性。但是,逆棱镜背光结构在中小尺寸显示屏幕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的技术不成熟、量产良率低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包括逆棱镜膜材和导光板之间的划伤问题。这样因为,逆棱镜膜材的棱锥结构朝向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侧,且棱锥结构的顶角比较尖锐,非常容易划伤LGP;此外,通常中小尺寸显示屏的LGP由于厚度较薄,多采用聚碳酸酯(PC)材料,因此其表面硬度较低,加剧了被划伤和吸附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光板被划伤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导光层和逆棱镜导光膜;所述导光层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导光层和逆棱镜导光膜;所述导光层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增透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导光层和逆棱镜导光膜;所述导光层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增透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的两面均设置所述增透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为形成在所述导光层表面的微凸起结构和/或微凹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为微棱镜结构和/或微透镜结构,和/或,所述微凹陷结构为微棱镜结构和/或微透镜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微棱镜结构沿垂直于所述光源的光线传播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结构朝向所述光源的一面与所述导光层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微棱镜结构背向所述光源的一面与所述导光层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寅伟,谭叶舟,桑建,谢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