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及停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放多辆车的停车装置与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中城市出现了停车需求的激增与有限停车设施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规划的小区都提前预留了大量的空地进行停车场及停车设施的建设。但目前城市中的很多老旧小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原有的小区规划缺少针对私人小汽车快速发展的预案,对机动车停车位没有考虑或预留不足。因此存在地皮有限且不便再建地下停车场的问题。老旧小区的停车改善方案以增设立体停车设备为主,但因现有的立体车库体量较大,功能单一,流程繁杂,存在停车时间与取车时间均过长,占用空间大,需要较大转弯半径且成本高昂的问题。如何基于现有老旧小区地形特点配设停车设施,是本申请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解决了老旧小区不便建立地下停车场以及现有立体车库停取车不便,转弯半径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该装置的停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适配于仅具有单向进和单向出的狭窄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驶入车道、驶出车道的停车平台,以及在所述停车平台上部架设的:机架模块,包括用以提供承载并支撑稳定整个装置的主支撑框架,以及用以承载停放车辆的若干个车架单元;动力传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机架模块上,用以提供动力并带动车架单元在空间内升降位移,其包括减速电机,以及由所述减速电机输出控制的链条链轮传动组件;控制模块,用以决策停放车辆传送规则和流程,包括主控板以及分别与主控板信号联通的车牌识别单元、触控屏、电机驱动模块和电磁铁;其中: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预留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适配于仅具有单向进和单向出的狭窄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驶入车道、驶出车道的停车平台,以及在所述停车平台上部架设的:机架模块,包括用以提供承载并支撑稳定整个装置的主支撑框架,以及用以承载停放车辆的若干个车架单元;动力传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机架模块上,用以提供动力并带动车架单元在空间内升降位移,其包括减速电机,以及由所述减速电机输出控制的链条链轮传动组件;控制模块,用以决策停放车辆传送规则和流程,包括主控板以及分别与主控板信号联通的车牌识别单元、触控屏、电机驱动模块和电磁铁;其中: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预留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两框之间的容置空间布设若干车架单元;所述车架单元是由底部的车架平台、顶部的连接杆以及斜向拉结于车架平台与连接杆之间的若干支撑杆构成的三角形挂架结构;所述链条链轮传动组件包括相向且对称安装于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的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以及两条分别啮合传动于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上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车架单元通过其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挂固于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之间;通过减速电机控制链条链轮传动组件带动车架单元在两个支撑框之间沿车辆行进方向完成绕转升降移位停止的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运动方向,即车架单元的运动方向与停放车辆的行进方向保持一致,以此实现单向进单向出的直进式停车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之间的联动方式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连接第一链轮组或第二链轮组中的至少一个链轮,所述链轮与其对侧之间的链轮通过传动轴联接,以此实现减速电机同时带动两个链轮组驱动两条链轮同步同向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车牌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向宁,赵建忠,黄鹏睿,刘佳仕,王浩,宫文全,李航,张凯莉,杨子江,邱诺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