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90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所述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该浇筑装置进行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而且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的高密实性,确保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将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由于钢管的径向约束而限制受压混凝土的膨胀,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兼有纵向主筋和横向套箍的作用,同时可作为施工模板,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其焊接工作简单,吊装重量轻,从而能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但是钢管内混凝土浇筑也是施工的重难点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分段进行浇筑施工,该方法具有以下问题:1.钢管混凝土施工缝无法进行有效处理;2.混凝土灌注的密实性无法确保,管内混凝土可能存在空隙;3.浇筑过程中需要人为的逐段进行敲击,依靠敲击声进行混凝土填充密实的判别依据,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该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而且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的高密实性,确保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端部内;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后接头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所述前接头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端部内;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后接头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所述前接头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活动闸板的下部设置有导通孔,所述活动闸板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前法兰和后法兰均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钢管呈40-50°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