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90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所述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该浇筑装置进行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而且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的高密实性,确保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将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由于钢管的径向约束而限制受压混凝土的膨胀,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兼有纵向主筋和横向套箍的作用,同时可作为施工模板,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其焊接工作简单,吊装重量轻,从而能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但是钢管内混凝土浇筑也是施工的重难点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分段进行浇筑施工,该方法具有以下问题:1.钢管混凝土施工缝无法进行有效处理;2.混凝土灌注的密实性无法确保,管内混凝土可能存在空隙;3.浇筑过程中需要人为的逐段进行敲击,依靠敲击声进行混凝土填充密实的判别依据,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该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而且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的高密实性,确保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端部内;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后接头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所述前接头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优选的,所述活动闸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活动闸板的下部设置有导通孔,所述活动闸板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优选的,所述挡板、前法兰和后法兰均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钢管呈40-50°夹角。更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钢管呈45°夹角。优先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钢管的交接面下端紧挨着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均匀的焊接在所述进料管的周围。优选的,所述前法兰、后法兰与所述活动闸板之间形成的闸板缝内涂填有黄油。优选的,所述前法兰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前部密封垫圈,所述后法兰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后部密封垫圈。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上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钢管内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装置搭建好后输送混凝土;S2:所述钢管内的混凝土溢出后停止泵送,关闭止流结构;S3:将钢管上残留的混凝土清洗干净;S4: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止流结构,切除进料管,补焊进料管切口以及溢气孔。优先的,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S21:混凝土输送泵浇筑结束后,控制泵压2-3min;S22:活动阀板封闭进料管的通道后拆除高压管。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公开了上述的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用该浇筑装置进行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而且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的高密实性,确保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管内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止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A-A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闸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管,2-进料管,3-止流结构,4-高压管,5-泵管,6-稳定支架,7-溢气孔,8-出料口,9-加强筋板,31-前接头,32-后接头,33-活动闸板,331-上限位板,332-下限位板,333-导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1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7;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1端部内;止流结构3,位于所述进料管2的下端;高压管4,与所述止流结构3相连接;泵管5,所述泵管5一端与所述高压管4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6,位于所述泵管5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3包括前接头31和后接头32,所述前接头31与所述进料管2相连接,所述后接头32与所述高压管4相连接;所述前接头31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32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33。所述活动闸板3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上限位板331和下限位板332,所述活动闸板33的下部设置有导通孔333,所述活动闸板33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导通孔333为沿混凝土输送方向呈逐渐缩小的喇叭状,以减小混凝土的输送阻力。所述挡板、前法兰和后法兰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钢管1呈45°夹角,所述进料管的顶端出口为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的出口面呈水平状态,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管后直接喷射到钢管1的内壁。所述进料管2与所述钢管1的交接面下端紧挨着设置有加强筋板9,所述加强筋板9均匀的焊接在所述进料管2的周围。所述加强筋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施工时进料口处震动剧烈导致进料管与钢管柱之间的焊缝撕裂,本实施例中在进料管2的周围均匀的加焊6片加强筋板9。所述前法兰、后法兰与所述活动闸板之间形成的闸板缝内涂填有黄油,以防止在混凝土泵送浇筑的过程中活动闸板缝漏气。或者所述前法兰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前部密封垫圈,所述后法兰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后部密封垫圈。不论是在活动闸板缝内涂填黄油还是在法兰的端面上安装密封垫圈,都是为了止流结构使用时,对外呈封闭状态。其中,钢管1的侧面设置溢气孔7,目的在于减少泵送压力。止流结构3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倒流。进料管2和泵管5之间加装高压管2,能够对进入钢管1的混凝土进行缓冲,起到减振的作用。稳定支架6的设置减小了整个装置因进料引起的震动。本实施例中的高压管为高压胶管,泵管的材质为铁质。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实施例1公开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钢管内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钢管内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装置搭建好后输送混凝土;S2:所述钢管内的混凝土溢出后停止泵送,关闭止流结构;S3:将钢管上残留的混凝土清洗干净;S4: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止流结构,切除进料管,补焊进料管切口以及溢气孔。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S21:混凝土输送泵浇筑结束后,控制泵压2-3min;S22:活动阀板封闭进料管的通道后拆除高压管。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端部内;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后接头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所述前接头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在桥梁基础上,所述钢管的顶面设置有一溢气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半嵌入在所述钢管端部内;止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高压管,与所述止流结构相连接;泵管,所述泵管一端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输送泵相连接;稳定支架,位于所述泵管的下方;其中,所述止流结构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与所述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后接头与所述高压管相连接;所述前接头上设置有前法兰,所述后接头上设置有后法兰,所述前法兰和所述后法兰之间设置有活动闸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活动闸板的下部设置有导通孔,所述活动闸板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前法兰和后法兰均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钢管呈40-50°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