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0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第一侧板未与平板连接的一端向内折弯后又向外折弯呈L型限位卡板,限位卡板用于在装车时与车厢卡设定位,第一侧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固定板,侧顶通过固定板安装在车厢上,增加了侧顶安装后的稳固型;第一侧板的中心向内拱起形成加强筋,第一侧板支撑整个侧顶,加强筋增加了第一侧板的结构刚性,使侧顶的安装更加稳固;所述第一侧板、平板和第二侧板均为三层结构板,上层板和下层板的材质均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夹层板的材质为聚苯硫醚,耐高温、耐腐蚀、优越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耐燃性,增强了侧顶的阻燃性和刚性,减轻了侧顶的整体重量,使侧顶满足智能轨道列车的车厢侧顶的使用要求。

Carbon Fiber Structure on Side Roof of Intelligent Railway Train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rbon fiber structure on the side roof of an intelligent railway train carriage. One end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which is not connected with a flat plate bends inwards and outwards to form an L-shaped limit plate. The limit plate is used to set the position with the carriage card when load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the side roof is fixed on the carriage through a fixed plate, thus adding a stable type after the side roof is installed. The center of one side plate arches inward to form reinforcing bars, and the first side plate supports the whole side top. The reinforcing bars increase the structural rigidity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mak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ide top more stable. The first side plate, the flat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three-layer structural plates,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are mad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 inner sandwich plate is made of polyphenylene sulfide, which is heat resistant and resistant. Corrosion,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fire resistance enhance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rigidity of the side roof,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side roof, and make the side roof meet the use requirements of the side roof of the intelligent railway train carri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轨道列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轨道快运列车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融为一体,既不需要单独建设轨道,可与其他车辆共享路权,又有运量大的优势,将为城市出行带来全新选择和体验。智能轨道快运列车通过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将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中央控制单元),并根据“大脑”的指令实时调整列车的牵引、制动、转向等状态,保证所有车轮精准地行驶在同一轨迹上,实现列车智能运行。传统的智能轨道列车的车厢侧顶的材料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阻燃性能、刚性均不能满足车厢侧顶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智能轨道列车的车厢侧顶的材料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阻燃性能、刚性均不能满足车厢侧顶的使用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板、平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平板和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呈V型,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心向内拱起形成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板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依次连接呈V型,所述第一侧板(1)的中心向内拱起形成加强筋(4),所述第一侧板(1)未与平板(2)连接的一端向内折弯后又向外折弯呈L型限位卡板(5),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第一侧板(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柱(7),所述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均为三层结构板,三层结构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板(8)、内夹层板(9)和下层板(10),所述上层板(8)和下层板(10)的材质均为碳纤维增强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侧顶碳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依次连接呈V型,所述第一侧板(1)的中心向内拱起形成加强筋(4),所述第一侧板(1)未与平板(2)连接的一端向内折弯后又向外折弯呈L型限位卡板(5),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第一侧板(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柱(7),所述第一侧板(1)、平板(2)和第二侧板(3)均为三层结构板,三层结构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板(8)、内夹层板(9)和下层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叶岳永海万慧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