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69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涉及废料处置装置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利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及反应管内壁容易出现结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包括:炉膛、至少两个反应机构、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反应机构的沿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炉膛的中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反应机构加热,所述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顶端的一侧,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物转运到所述反应机构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底端,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设置均在所述出料机构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料处置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固废产量持续增加,污染呈加重趋势。目前我国固废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固废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式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在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机固废是含碳元素的固废,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周围,具有能源化应用的价值,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热解、厌氧消化、好氧降解等方式。热解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固废高温处理方法,是使物料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有机物质析出和裂解温度,然后有机物和水通过冷凝的方式回收,不凝气通过燃烧回收余热。与直接填埋相比,热解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机固废的能量,而且低温还原性条件可使大多数金属元素固定在固体产物中;与焚烧技术相比,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通过热解的方式将固废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气体组分进行回收,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产生的烟气仅为焚烧法的1/5,遏制了二噁英的生成,减少了大气污染,避免了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二次污染控制难的问题。目前热解技术已经在污泥热解、塑料垃圾处理、生物质清洁利用、活性炭再生、危废处置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作为一种处置彻底、速度快的污泥处理方法,正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有机固废处理的重要方式。CN107649491A提出了一种立式多向加热有机固废热解装置,其外筒体、内筒体和上、下端盖之间形成密闭的热解空间;其外筒外壁盘旋有作为外加热通道的螺旋盘管,外筒上部外侧面设有与进料装置连接的进料口和与热解气导出装置连接的出气口;其中心筒外周盘旋有螺旋管筒,螺旋管筒通过中心筒外侧的桨片进行固定,螺旋管筒两端与中心筒连通,中心筒内部设有螺旋板,从而在中心筒内部形成一个加热气体螺旋通道,在螺旋板下方设有限流孔板;中心筒由变频电机驱动,下密封盖设有与出渣装置连接的出渣口。该装置内部空间利用率高,物料借重力下移,结构紧凑,可以回收热解气体的显热。但固废热解产生的气体带有大量有机气体和粉尘,若温度降低至冷凝点以下,油尘容易积聚在管内,造成管道堵塞,因此热解气应在高温状态下尽快导出。若要提高设备处理量,需要增加反应管直径,此时中心管和外筒的温度梯度变大,反应无法充分进行,这也是立式热解炉普遍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在处理有机固废时,存在热利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及反应管内壁容易出现结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利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及反应管内壁容易出现结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包括:炉膛、至少两个反应机构、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反应机构的沿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炉膛的中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反应机构加热,所述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顶端的一侧,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物转运到所述反应机构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底端,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设置均在所述出料机构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管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应管中,所述搅拌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管顶部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多个搅拌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所述反应管的顶部端,所述转轴沿所述反应管的顶端向所述反应管的底端延伸,多个所述搅拌杆沿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机构还包括有卸料器,所述卸料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管的底端,所述卸料器用于调节所述反应管中待处理物下料的速度。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包括管体和多个导热翅片;多个所述导热翅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还包括除尘过滤器;所述除尘过滤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排气口连通,所述除尘过滤器用于将所述反应机构排出的气体中的灰尘过滤。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除尘过滤器连通,所述冷凝器用于所述反应机构排出的气体部分凝结。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底端,用于将所述冷凝器中凝结的焦油产品收集。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还包括灰斗;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除尘过滤器的底端,用于将所述除尘过滤器过滤的灰尘收集。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的内壁上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包括:炉膛、至少两个反应机构、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反应机构的沿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炉膛的中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反应机构加热,所述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顶端的一侧,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物转运到所述反应机构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底端,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设置均在所述出料机构的上方。采用上述的方案,在炉膛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反应机构,由于炉膛中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对至少两个反应机构进行环形辐射加热,以使由出料机构进入到反应机构中的待处理物被加热,反应机构中的待处理物受到重力的作用沿反应机构的进口端向出口端移动,反应机构上部经历干燥阶段,绝大部分水分和少量低佛点有机物析出,干燥后的待处理物升温速度加快,温度升高至600℃,有机物以气体形式析出,裂解后的残碳留存在固体中,并由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运动到出料机构上,这种的设置的方式能够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利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设置有两个反应机构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设置有三个反应机构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设置有四个反应机构时的示意图。图中:100-炉膛;200-反应机构;300-入料机构;400-出料机构;500-除尘过滤器;600-冷凝器;700-灰斗;800-集油槽;210-反应管;220-搅拌件;230-卸料器;211-管体;212-导热翅片;221-驱动电机;222-转轴;223-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至少两个反应机构、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反应机构的沿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炉膛的中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反应机构加热,所述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顶端的一侧,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物转运到所述反应机构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底端,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设置均在所述出料机构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至少两个反应机构、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反应机构的沿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炉膛的中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反应机构加热,所述入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顶端的一侧,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待处理物转运到所述反应机构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底端,至少两个所述反应机构的出口端设置均在所述出料机构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管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反应管中,所述搅拌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管顶部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多个搅拌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所述反应管的顶部端,所述转轴沿所述反应管的顶端向所述反应管的底端延伸,多个所述搅拌杆沿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还包括有卸料器,所述卸料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管的底端,所述卸料器用于调节所述反应管中待处理物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张旭辉陈赞歌秦飞飞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