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18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机机构外形领域,柔性、缝道需要持续密封,具体涉及到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由襟翼、摇臂、支臂、连接板、机翼梁、弹簧、柔性件构成,所述襟翼在摇臂、支臂组合下实现偏转,柔性件固定安装于连接板,连接板以铰接形式连接于机翼梁的下端,并通过弹簧连接于机翼梁的上端。通过采用此种密封形式实现了对机翼外形的连续密封,特别适用于襟翼缝道的密封。采用此种密封结构形式,因其简洁高效,易于装配实现,相比复杂机构而言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机构外形领域,柔性、缝道需要持续密封,具体涉及到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翼面姿态来满足飞行性能要求,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会产生变化,襟翼利用缝道气流的特点实现了后缘增升装置的作用,而新的研究方案显示缝道的存在会造成铰链位置产生涡流,引起能量损失,而在起飞、着陆时保持外形的连续且密封,有助于提高升力和升阻比。但是,对于襟翼缝道这种变化形式复杂、间隙值变化较大的情况,现有解决方案在复杂程度、操作难度、造价成本等方面有进一步优化的需要。一种可变后缘的柔性机翼颤振模型CN20160323028.8和机翼可变弯度后缘翼稍CN201210528899.5采用的都是铰链形式,采用的内部铰链传递,通过连杆运动实现机翼后缘或翼稍的变形,这样的结构形式因其传导环节多,使用维护较为复杂,且对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另外子啊制造成本上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满足飞机外形连续密封,特别是对襟翼缝道的密封有助于提高升力和阻比,襟翼缝道因间隙变化值大二密封较复杂,特设计此种密封形式。技术方案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由襟翼(1)、摇臂(2)、支臂(3)、连接板(4)、机翼梁(5)、弹簧(6)柔性件(7)构成,襟翼(1)在摇臂(2)、支臂(3)组合下实现偏转,柔性件(7)固定安装于连接板(4),连接板(4)以铰接形式连接于机翼梁(5)的下端,并通过弹簧(6)连接于机翼梁(5)的上端。柔性件(7)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弹性复合材料件,受压后能够恢复到原始形态,根据使用寿命可做快速更换;所述的连接板(4)以合页的形式铰接于机翼梁(5)下端。所述连接板(4)为复合材料加筋板或蜂窝夹芯板形式。技术效果通过采用此种密封形式实现了对机翼外形的连续密封,特别适用于襟翼缝道的密封。采用此种密封结构形式,因其简洁高效,易于装配实现,相比复杂机构而言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翼面密封结构巡航状态示意图在巡航状态下,襟翼(1)处于零位状态,连接板(4)、柔性件(7)与襟翼(1)下表面贴合,从而实现了外形的连续;其中1襟翼;2摇臂;3支臂;4连接板;5机翼梁;6弹簧;7柔性件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翼面密封结构起飞状态示意图在起飞状态下,襟翼(1)小角度偏转,在襟翼(1)作用下,柔性件(7)受压产生随动变形以适应襟翼偏转,从而实现外形的连续;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翼面密封结构起着陆态示意图在着陆状态下,襟翼(1)大角度偏转,在襟翼(1)作用下,柔性件(7)受压产生随动变形,并带动弹簧拉伸,连接板偏转以适应襟翼偏转,从而实现外形的连续;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由襟翼(1)、摇臂(2)、支臂(3)、连接板(4)、机翼梁(5)、弹簧(6)柔性件(7)构成,襟翼(1)在摇臂(2)、支臂(3)组合下实现偏转,柔性件(7)固定安装于连接板(4),连接板(4)以铰接形式连接于机翼梁(5)的下端,并通过弹簧(6)连接于机翼梁(5)的上端。柔性件(7)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弹性复合材料件,受压后能够恢复到原始形态,根据使用寿命可做快速更换;所述的连接板(4)以合页的形式铰接于机翼梁(5)下端。所述连接板(4)为复合材料加筋板或蜂窝夹芯板形式。安装时,将柔性件(7)延伸至襟翼(1)下表面并使其二者贴合紧密,通过合适的尺寸比例关系设计,使得弹簧(6)以一定松紧程度连接机翼梁(5)和连接板(4)二者之间,在襟翼(1)与机翼有相对分离运动后仍能保持外形的连续状态,从而实现飞机对结构的柔性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由襟翼(1)、摇臂(2)、支臂(3)、连接板(4)、机翼梁(5)、弹簧(6)、柔性件(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1)在摇臂(2)、支臂(3)组合下实现偏转,柔性件(7)固定安装于连接板(4),连接板(4)以铰接形式连接于机翼梁(5)的下端,并通过弹簧(6)连接于机翼梁(5)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柔性后缘下翼面密封结构,由襟翼(1)、摇臂(2)、支臂(3)、连接板(4)、机翼梁(5)、弹簧(6)、柔性件(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1)在摇臂(2)、支臂(3)组合下实现偏转,柔性件(7)固定安装于连接板(4),连接板(4)以铰接形式连接于机翼梁(5)的下端,并通过弹簧(6)连接于机翼梁(5)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柔性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