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17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线型胎架上制作第一外板;第一外板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第一外板的两端焊接若干第一槽钢,第一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的内壁上;取下第一外板,线型胎架上制作第二外板,第二外板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将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合拢构成圆筒形基座;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的内壁上;将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之间的接缝焊接;拆除基座的上端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从圆筒形基座制作、安装、电焊控制等全过程进行精度控制,最终使得圆筒形基座安装后,其上端面圆度满足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中,甲板上很多高精度重要设备都采用圆筒形基座,上半段为法兰对接面,通过螺栓与设备连接,下半段为普通碳钢段,与船体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圆筒形基座施工过程包括基座制造,上表面法兰面镗孔,与船体装配、电焊四个过程,最终上段法兰面的圆度偏差不能超过设备允许的公差范围。实际生产制作过程中,由于装焊、电焊、加强都会对圆筒形基座产生应力,任何阶段控制不好都可能会使基座精度超差,最终不能满足建造需要。因此需要对每个过程进行精度控制,保证最终的圆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基座的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线型胎架上制作第一外板;第一外板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第一外板的两端焊接若干第一槽钢,第一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的内壁上;取下第一外板,线型胎架上制作第二外板,第二外板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将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合拢构成圆筒形基座;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的内壁上;将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之间的接缝焊接;拆除基座的上端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对基座的上端内壁进行镗孔形成镗孔段;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第三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壁上;将基座在船体上装配,修割基座的下端使得基座下端的平整度达到精度要求;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基座的下端一般会有8、9mm的误差,统一调整值3mm误差范围内。所述修割基座的下端包括:将基座下端等分为若干份;同时修割每份基座的下端,且每份基座的修割均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所述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包括:将基座下端等分为若干份;同时焊接每份基座的下端,且每份基座的焊接均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将基座下端等分为4份。所述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后,所述第二槽钢与第一槽钢构成“米”形加强结构。所述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包括:所述第三槽钢构成“米”形加强结构。所述线型胎架上制作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均通过冷弯机配合线型胎架对平板弯曲制成。所述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拆除基座中的第三槽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从圆筒形基座制作、安装、电焊控制等全过程进行精度控制,最终使得圆筒形基座安装后,其上端面圆度满足精度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线型胎架制作第一外板的示意图。图2为第一外板上焊接”T”形架构与第一槽钢的示意图。图3为圆筒形基座合拢示意图。图4为“米”形加强结构示意图图5为圆筒形基座装配修割示意图图6为圆筒形基座焊接在船体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一外板2;第一外板2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第一外板2的两端焊接若干第一槽钢4,第一槽钢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2的内壁上;取下第一外板2,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二外板5,第二外板5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合拢构成圆筒形基座;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的内壁上;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之间的接缝焊接;拆除基座的上端的第一槽钢4和第二槽钢;对基座的上端内壁进行镗孔形成镗孔段;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第三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壁上;将基座在船体上装配,修割基座的下端使得基座下端的平整度达到精度要求;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修割基座的下端包括:将基座下端等分为若干份;同时修割每份基座的下端,且每份基座的修割均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包括:将基座下端等分为若干份;同时焊接每份基座的下端,且每份基座的焊接均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将基座下端等分为4份。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后,所述第二槽钢与第一槽钢4构成“米”形加强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包括:所述第三槽钢构成“米”形加强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一外板2、第二外板5均通过冷弯机配合线型胎架1对平板弯曲制成。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拆除基座中的第三槽钢。图5中,装配修割自ABCD处分别同时进行。图6中,焊接自EFGH处分别同时进行。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一外板(2);第一外板(2)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第一外板(2)的两端焊接若干第一槽钢(4),第一槽钢(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2)的内壁上;取下第一外板(2),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二外板(5),第二外板(5)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合拢构成圆筒形基座;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的内壁上;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之间的接缝焊接;拆除基座的上端的第一槽钢(4)和第二槽钢;对基座的上端内壁进行镗孔形成镗孔段;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第三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壁上;将基座在船体上装配,修割基座的下端使得基座下端的平整度达到精度要求;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一外板(2);第一外板(2)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第一外板(2)的两端焊接若干第一槽钢(4),第一槽钢(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2)的内壁上;取下第一外板(2),线型胎架(1)上制作第二外板(5),第二外板(5)的内弧面上焊接若干”T”形架构(3);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合拢构成圆筒形基座;在基座的上端焊接若干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的内壁上;将第一外板(2)与第二外板(5)之间的接缝焊接;拆除基座的上端的第一槽钢(4)和第二槽钢;对基座的上端内壁进行镗孔形成镗孔段;在基座内的镗孔段的下方焊接若干第三槽钢,第三槽钢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壁上;将基座在船体上装配,修割基座的下端使得基座下端的平整度达到精度要求;将基座焊接在船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圆筒形基座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割基座的下端包括:将基座下端等分为若干份;同时修割每份基座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汇叶瑱胡鑫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