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少亮专利>正文

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514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专用车辆、移动终端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和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和辅轨道,沿所述主轨道、在主轨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客站点,所述上下客站点两侧的进出口分别设有所述辅轨道与主轨道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乘客利用移动装置中的应用程序发出出行请求的约车指令指示专用车辆驶向指定起点,乘客到达作为起点的上下客站点后,随时即可坐上起点中的专用车辆,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根据乘客订单信息控制专用车辆的运行,将乘客送达至终点,因此,大大地方便了乘客,缩短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并且乘坐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特别是一种即到即走、更方便、舒适性更好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交、地铁等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中运输的方式,即车辆都是定时或基本定时依次到达各个停靠点,乘客需要事先在停靠点等候,等到车辆来到后所有乘客一起上车,然后依次经过各个停靠点并依次停靠上下客,又常常遇上堵车。因此,不能即到即走,不方便,同时不能全程直达,比较费时。同时造成高峰时乘客拥挤,乘客少时又要空驶,舒适性得不到保障,能源又无端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乘客无需等待、即到即走且能全程直达的车辆交通运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专用车辆、移动终端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和云端平台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和辅轨道,沿所述主轨道、在主轨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客站点,所述上下客站点两侧的进出口分别设有所述辅轨道与主轨道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设置的应用程序应乘客的要求生成含有乘车出发地和目的地信息的约车指令,所述约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送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接收约车指令,经过内部处理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向最接近乘车出发地的专用车辆发出所述约车指令;所述专用车辆中设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乘客身份识别单元、信息感知单元、车辆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接受无线通讯网络通过无线移动平台转发的约车指令(包括起始点和目的地),并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所述乘客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发出与本车相匹配的约车指令的乘客;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包括雷达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监测本车轨道前方车辆的车速及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本车行驶的车速及本车实时位置,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将测量得到的轨道前方相邻车辆的距离和车速、本车实时位置及所述速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本车行驶的车速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根据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到的约车指令、信息感知单元获得的信息以及内部预设的控制算法,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执行单元,从而保障安全行驶,同时将车辆自身的实时速度及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由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转发至无线通讯网络,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执行单元通过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执行所述车辆控制单元传输过来的车辆运行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乘客利用移动装置中的应用程序发出出行请求的无线信号,即约车指令,约车指令中包括起始点和目的地等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上车时间,所述约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发送至云端平台控制中心,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接受到所述约车指令后根据内部程序生成路径指令发送至起点中或离起点最接近的专用车辆中的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指示专用车辆驶向指定起点,乘客到达作为起点的上下客站点后,随时即可坐上起点中的专用车辆,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根据乘客订单信息控制专用车辆的运行,将乘客送达至终点,因此,大大地方便了乘客,缩短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并且乘坐舒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用车辆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设备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信息感知单元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1、专用车辆2、移动终端设备3、无线通讯网络4和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所述轨道系统1包括主轨道101和辅轨道102,所述主轨道101根据设计铺设形成交通网,沿所述主轨道101、在主轨道101的一侧,根据需求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客站点103,所述上下客站点103两侧的进出口分别设有所述辅轨道102与主轨道101连接,所述上下客站点103优选还设有储车场104,可以临时存储车辆。所述辅轨道102及主轨道101具体结构形式因地制宜,可以是地面轨道,也可以是悬空式轨道,所述专用车辆2悬挂在悬空高架式轨道运行。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3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是任何带有人机交互界面301、内部具有微型数据处理单元302和无线通讯单元303的电子设备,如所述移动终端3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电子设备等,移动终端3内部设置有打车应用程序,打车应用程序通过内部设置的应用程序应乘客的要求生成含有乘车出发地和目的地信息的约车指令,约车指令中还可以包含指定的上车时间,这些都可以利用编程技术实现,所述约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网络4传送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接收约车指令,经过内部处理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4向最接近乘车出发地的专用车辆2发出所述约车指令(;如图2所示,所述专用车辆2包括车厢及电子控制系统,所述专用车辆2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包括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乘客身份识别单元202、信息感知单元203、车辆控制单元204和执行单元205(如传动系统2051、行驶系统2052、转向系统2053、制动系统2054)。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接受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通过无线通讯网络4转发的约车指令(包括起始点和目的地),并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204,所述无线通讯网络4和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可以采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如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所述乘客身份识别单元202用于识别发出与本车相匹配的约车指令的乘客,识别到匹配的乘客,通过车辆控制单元204控制打开车门上客。乘客身份识别单元202可以采用接收从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生成的识别码输入方式或利用扫描仪扫描等,或者是无线非接触式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信息感知单元203包括雷达传感器2031和速度传感器2032,所述雷达传感器2031用于监测本车轨道前方车辆的车速及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所述速度传感器2032用于感知本车行驶的车速(及本车实时位置),所述速度传感器2032可以选用GPS系统或北斗系统等导航系统。所述信息感知单元203将测量得到的轨道前方相邻车辆的距离和车速(及本车实时位置)及所述速度传感器2032感知到的本车行驶的车速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204;为了感知是否有乘客,所述信息感知单元203优选还包括载客状态传感器2033,所述载客状态传感器2033用于感知本车是否载有乘客,并将感知到的本车载客状态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204,所述载客状态传感器2033可以采用监控摄像装置,或采用人体感应装置或压力传感装置。所述车辆控制单元204由微型处理器以及外围元件构成,所述车辆控制单元204内部设有控制程序,所述车辆控制单元204根据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接收到的约车指令、信息感知单元203获得的信息以及内部预设的控制算法,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执行单元205,从而保障安全行驶,同时将车辆自身的实时速度及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由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201转发至无线通讯网络4,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4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5;所述执行单元205通过传动系统2051、行驶系统2052、转向系统2053、制动系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专用车辆、移动终端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和云端平台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和辅轨道,沿所述主轨道、在主轨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客站点,所述上下客站点两侧的进出口分别设有所述辅轨道与主轨道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设置的应用程序应乘客的要求生成含有乘车出发地和目的地信息的约车指令,所述约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送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接收约车指令,经过内部处理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向最接近乘车出发地的专用车辆发出所述约车指令;所述专用车辆中设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乘客身份识别单元、信息感知单元、车辆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接受无线通讯网络通过无线移动平台转发的约车指令,并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所述乘客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发出与本车相匹配的约车指令的乘客;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包括雷达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监测本车轨道前方车辆的车速及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本车行驶的车速,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将测量得到的轨道前方相邻车辆的距离和车速及所述速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本车行驶的车速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根据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到的约车指令、信息感知单元获得的信息以及内部预设的控制算法,发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执行单元,从而保障安全行驶,同时将车辆自身的实时速度及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由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转发至无线通讯网络,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执行单元通过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执行所述车辆控制单元传输过来的车辆运行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专用车辆、移动终端设备、无线通讯网络和云端平台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主轨道和辅轨道,沿所述主轨道、在主轨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客站点,所述上下客站点两侧的进出口分别设有所述辅轨道与主轨道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内部设置的应用程序应乘客的要求生成含有乘车出发地和目的地信息的约车指令,所述约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送至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所述云端平台控制中心接收约车指令,经过内部处理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向最接近乘车出发地的专用车辆发出所述约车指令;所述专用车辆中设有无线信号收发单元、乘客身份识别单元、信息感知单元、车辆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单元接受无线通讯网络通过无线移动平台转发的约车指令,并转送至车辆控制单元;所述乘客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发出与本车相匹配的约车指令的乘客;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包括雷达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监测本车轨道前方车辆的车速及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本车行驶的车速,所述信息感知单元将测量得到的轨道前方相邻车辆的距离和车速及所述速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本车行驶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亮涂圣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少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