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少亮专利>正文

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10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与空腔内壁构成接触密封,主体还设有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第一气道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第二气道一端连通内胎;空腔内还设有两端呈贯通设置的通气管,第一气道设置于空腔内壁与通气管外壁之间,第二气道设置于通气管内;第一气道设有使第一气道与单向阀组件间歇性导通的分室机构;单向阀组件与通气管之间则设有内胎保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通过一个气门嘴对内胎、外胎与轮辋之间两处腔室先后进行充气,简化充气步骤;可保持内外胎压力,构筑两道防爆防线。构筑两道防爆防线。构筑两道防爆防线。

A valve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chambers for inf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嘴
,具体涉及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

技术介绍

[0002]气门嘴是一种独立的主体装置,打开时让气体进入轮胎的空间,然后自动关闭并密封保存气体而产生气压,以防止气体逸出轮胎。除了实心轮胎外,其他必须充气的轮胎皆需要使用此装置充气。而随着汽车车轮结构的改进,出现了一种双腔室安全轮胎,如公开号为“CN101574900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腔室安全轮胎,包括外胎和轮辋,外胎与轮辋之间形成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内侧靠在轮辋上,安全气囊内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通过安全气囊完全包裹在第一腔室内;充气时,需要在轮辋分别设置外胎气门和安全气囊的气门。使用时需要将气体充入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之中。在外胎意外破裂时,第一腔室的气体漏气,但是安全气囊内仍能保留气体并使得安全气囊膨胀,支撑车胎不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汽车还可以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从而保证车辆及驾驶人员的安全。该技术方案中的安全气囊也可看做一种内胎,为此,这种结构的车胎就需要通过气门嘴对内胎腔室、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这两处腔室进行充气。
[0003]现有的气门嘴,如公开号“CN10578252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气门嘴,这种结构的气门嘴包括设有进气通道的阀体,在阀体上设有插于进气通道内的阀芯,在进气通道的出气端设有与阀体螺纹相连的调节螺丝,在调节螺丝轴向中心设有排气孔,在调节螺丝和阀芯之间设有控制弹簧,控制弹簧可以根据充气或停止充气对阀芯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气门嘴的密封效果。虽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是也存在气体通道单一的问题,在需要对双腔室安全轮胎进行充气时,往往需要设置两组气门嘴,不仅需要对轮辋的至少两处进行加工以配合安装两组气门嘴,并且在充气时为避免混淆出气口还需要对气门嘴进行区分后才可分别进行充气,增加了充气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后续更换和维修的难度。
[0004]考虑到内胎需要在外胎发生破裂漏气时,还能够起到支撑轮胎的作用,因此对这种双腔室安全轮胎充气时,需要先对内胎进行充气,使得内胎优先膨胀起来。若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充入过多气体将导致内胎无法被充入足够量的气体而失去支撑的作用。不仅如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还需保证内胎的压力。为此有必要对双腔室安全轮胎设计新的气门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具有两种气体通道,可分别通向内胎、外胎与轮辋之间的两处腔室,实现通过一个气门嘴对内胎、外胎与轮辋之间两处腔室进行充气,简化充气步骤,降低安装和维修的难度;当充气完毕后可避免内胎内的气体泄漏,密封性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空腔,空腔贯通主体设置,空腔内安装有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与空腔内
壁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主体还设有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第一气道的一端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第二气道一端连通内胎的腔室、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空腔内还设有两端呈贯通设置的通气管,通气管一端与主体连接、一端向靠近单向阀组件方向延伸,第二气道设置于通气管内,第一气道设置于主体的空腔内壁与通气管外壁之间,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使第一气道两端间歇性导通的分室机构。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气门嘴即可实现对安全车胎的内胎、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进行充气,无需设置两个气门嘴也不必在充气时区分气门嘴,增设的分室机构可以使气体优先进入到第二气道对内胎进行充气,简化充气的步骤。单向阀组件可采用较为常见的气门芯组件,使用时,将主体的进气端连接到气泵,充气时单向阀组件开启,气体可从单向阀组件进入到主体的空腔内。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两条气道,其中,第一气道的一端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即气体从单向阀组件进入到空腔内后,可通过第一气道向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进行充气;而第二气道的一端连通内胎,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即气体通过单向阀组件后,可通过第二气道向内胎的腔室进行充气。而设置的分室机构可以使第一气道两端间歇性导通,在充气前期,分室机构可通过对第一气道进行密封等方式使得第一气道的两端不导通,从单向阀组件进入的气体无法进入到第一气道的另一端,因此气体会优先进入到第二气道对内胎进行充气,等待内胎充气完毕后,分室机构可导通第一气道的两端,从单向阀组件进入的气体才可以通过第一气道对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充气。如此一来,对于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双腔室安全轮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门嘴气体通道单一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且可实现对内胎的腔室、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这两处腔室先后进行充气,充气方式更加合理。
[0008]上述的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可进一步设置为:分室机构包括有呈可活动套设于通气管外周的滑块,第一气道内设有与滑块密封连接的密封区,通气管与主体的连接处与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滑块复位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设于通气管外周。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滑块能够依据气体压力变化自动实现对第一气道的间歇性密封,设置的第一弹性件则用于滑块的复位。第一气道内设有密封区,密封区可开设于空腔内壁及通气管外周上,在充气前期,滑块处于密封区时,气体受到来自滑块自身的摩擦阻力及第一弹性件的阻力无法进入第一气道,即滑块对第一气道进行密封,使得第一气道不与单向阀组件导通;因此,气体优先进入第二气道对内胎充气;在充气后期,当内胎充气完毕时,继续充气,气体对滑块的压力增大直至推动滑块挤压第一弹性件,此时滑块发生运动并脱离密封区,滑块不再对第一通气孔进行密封,从而通过第一通气孔对外胎及轮辋之间的腔室充气;充气完毕后,移除气泵,单向阀组件关闭,气体对滑块的压力减小,第一弹性件复位,推动滑块进入密封区再次对第一气道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分室机构可根据气体压力的变化自动工作,并且在充气完毕后,内胎腔室、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被滑块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两个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可有所不同。
[0010]上述的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气道包括有设置于主体上的第一通气孔,第一气道通过第一通气孔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第一气道内设有可导通第一气道与单向阀组件的通气槽,通气槽设置于第一通气孔与密封区之间。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通气槽有助于对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进行快速充气。通气槽设置于第一通气孔与密封区之间,即通气槽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开设与通气管
外周或者是主体空腔的内壁上。当滑块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运动并脱离密封区时,此时滑块运动至通气槽的位置,滑块不与第一气道进行密封,设置的通气槽导通第一气道与单向阀组件,并且增大了气体通过的间隙,因此气体可快速地进入到第一气道,实现对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进行快速充气。充气完毕后,第一弹性件复位,推动滑块进入密封区再次对第一气道进行密封。
[0012]上述的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气道内设有排气槽,排气槽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贯通主体设置,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与空腔内壁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一端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二气道一端连通内胎的腔室、另一端通向单向阀组件;所述空腔内还设有两端呈贯通设置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主体连接、一端向靠近单向阀组件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气道设置于通气管内,所述第一气道设置于主体的空腔内壁与通气管外壁之间,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使第一气道两端间歇性导通的分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室机构包括有呈可活动套设于通气管外周的滑块,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与滑块密封连接的密封区,所述通气管与主体的连接处与滑块之间设有用于滑块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通气管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室充气的气门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包括有设置于主体上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气道通过第一通气孔连通外胎与轮辋之间的腔室,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可导通第一气道与单向阀组件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设置于第一通气孔与密封区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少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