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58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带上盖的箱体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单元,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间通过连接排实现电性连接,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并列排布在电芯支架内的若干圆柱电芯、设在电芯支架外侧并与圆柱电芯电性连接的金属汇流排,金属汇流排向上延伸设有极耳,极耳与设在电芯支架顶部的极耳安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电芯支架上对称设有两个拱起构成第一排圆柱电芯安装腔,利用该安装腔增加电芯排布数量,还合理设置了采样线安装孔;每个电芯单元上方设有单独的防护罩,增加了最小电气间隙和最小爬电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支架和防护罩结构改进,实现了在相同外形尺寸情况下提高电量、保证电气安全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包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的电池包能量密度方法目前主要是:一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二是要求电池包在结构上提高电芯数量和减少电池包重量,这就迫使电池包内部的结构越来越紧凑。通常电池包主要由箱体、上盖、模组、紧固件、电气元件、BMS、线束、插接件、连接排、泄压阀、冷却系统等零件组成,模组被布置在箱体中。圆柱电池模组作为常用的电池模组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中,圆柱电池模组采用多个电芯单元串并联,通过连接排连接,还设有护罩、组合螺钉、端板等部件,电芯单元主要由圆柱电芯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排布而成。由于电池包内部结构越来越紧凑,模组在电池箱体中的空间受限,造成模组顶部到上盖距离过小这样会造成:一是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芯单元间的连接排对上盖的最小电气间隙和最小爬电距离,往往通过挤占电芯单元的安装空间来实现,即减少电芯单元的高度,但又导致电芯单元中的电芯数量变少,电量减少;二是为了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装防护罩,但一般防护罩的突起都较高,浪费空间,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带上盖的箱体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单元,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间通过连接排实现电性连接,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并列排布在电芯支架内的若干圆柱电芯、设在电芯支架外侧并与圆柱电芯电性连接的金属汇流排,金属汇流排向上延伸设有极耳,极耳与设在电芯支架顶部的极耳安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盖合的正支架和负支架,正、负支架的上表面均对称设有两个向上的拱起,拱起的上平面形成第一平面,拱起将正、负支架的上平面分隔成左侧向内弯折过渡部、右侧向内弯折过渡部和两个拱起之间的第二平面,电芯支架内部两个拱起形成的空腔构成第一排圆柱电芯安装腔,第一排圆柱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带上盖的箱体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单元,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间通过连接排实现电性连接,电芯单元包括电芯支架、并列排布在电芯支架内的若干圆柱电芯、设在电芯支架外侧并与圆柱电芯电性连接的金属汇流排,金属汇流排向上延伸设有极耳,极耳与设在电芯支架顶部的极耳安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包括盖合的正支架和负支架,正、负支架的上表面均对称设有两个向上的拱起,拱起的上平面形成第一平面,拱起将正、负支架的上平面分隔成左侧向内弯折过渡部、右侧向内弯折过渡部和两个拱起之间的第二平面,电芯支架内部两个拱起形成的空腔构成第一排圆柱电芯安装腔,第一排圆柱电芯安装腔内设置的第一排圆柱电芯与第二排圆柱电芯之间交错排列;所述极耳安装部分别设在正、负支架的第二平面上,极耳安装部设有安装孔,连接排通过组合螺钉固定在极耳安装部并与极耳形成电性连接;第二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防护罩的卡口;所述正、负支架的左、右侧向内弯折过渡部与相邻的拱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化敏林海生吴成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