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珍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转换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58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05
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主盒内设有空腔;主盒上至少设有两对连接头;一对连接头包括一个正极连接头和一个负极连接头,分开位于主盒的两侧;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弹簧、活动腔;活动帽上设有金属触片;所述的负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负极触片;所述的正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正极触片。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连接头的极性相反。所述的连接头,有一对且只有一对,它的正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负极,其它的任何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和负极连接头之间电路短路连接;主盒上设有USB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具有电池转换使用功能,节约资源,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转换盒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池转换盒,特别涉及到一种将扁平方形电池转换成圆柱形电池使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传统5号或7号电池的电子设备非常之多,比如遥控器、电子玩具等,几乎家家都有许多这样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的电池一般使用的一次性电池,电池耗电完了,就更换新电池,这样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虽然这类圆柱形的5号或7号电池,也有许多可充电电池,但由于充电时需要将电池取出,并需要在专用对应的充电器上充电,并没有像USB接口充电的扁平形锂电池那样方便,因此大多数人还是选用普通的非充电电池。另外,由于传统5号或7号电池充电时需要将电池取出充电,无法实现边充电边使用,也是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5号或7号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充电不便或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电池转换盒,可将扁平方形可充电电池转换圆柱形电池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源,具有充电和使用方便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主盒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扁平方形电池;主盒上至少设有两对连接头;一对连接头包括一个正极连接头和一个负极连接头,一对的两个连接头,分开位于主盒的两侧,一个位于左侧,一个位于右侧;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弹簧、活动腔,活动帽和活动腔之间设有弹簧,活动帽在活动腔中有一定的伸缩活动空间。所述的活动帽,其顶部设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分为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两种,负极触片较大较薄,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负极端子(通常是弹簧),正极触片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正极端子。所述的负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负极触片;所述的正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正极触片。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连接头的极性相反,即一个为正极连接头,另一个为负极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中,有一对且只有一对,它的正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负极,其它的任何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和负极连接头之间电路短路连接。所述的电源,指安装在主盒内的扁平方形电池。主盒上设有USB接口;USB接口设有电路,连接于安装在主盒内的扁平方形电池,用于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具有电池转换使用功能,节约资源,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主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副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主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副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放置在电子设备电池盒中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主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副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主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副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见图1~5所示。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1和副盒2;所述的主盒1,尺寸大小相当于三节并排的5号电池或7号电池;主盒1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扁平方形电池3;主盒1上设有3对连接头,即左、右两侧各设有3个连接头,位于同一水平的左侧的一个连接头和右侧的一个连接头为一对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41、弹簧42、活动腔43;活动帽41和活动腔43之间设有弹簧42,活动帽41在活动腔43中有一定的伸缩活动空间。所述的活动帽41,其顶部设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分正极触片44a和负极触片44b两种,负极触片44b较大较薄,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负极端子,正极触片44a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正极端子。左侧的3个连接头中,上边的和下边的都是负极连接头4b,中间的是正极连接头4a;右侧的3个连接头中,上边的和下边的是正极连接头4a,中间的是负极连接头4b。所述的负极连接头4b是指对应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负极触片44b,所述的正极连接头4a是指对应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正极触片44b。所述的主盒1,设有微型USB接口5;USB接口5设有电路,连接于安装在主盒1内的扁平方形电池3,用于充电。3对连接头中,位于上边的连接头,它的正极连接头连接于USB接口5的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头连接于USB接口5的电源负极;中间的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和负极连接头之间通过导线6进行电路短路连接;下边的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和负极连接头之间也通过导线6进行电路短路连接。所述的副盒2,尺寸相当于一节的5号电池或7号电池的大小;副盒2设有一对连接头,左侧是一个正极连接头4a、是设有一个负极连接头4b。副盒2的正极连接头与主盒1的正极连接头结构相同,副盒2的负极连接头与主盒1的负极连接头结构相同。副盒2的正极连接头4a和负极连接头4b之间也通过导线6进行电路短路连接。在使用时,主盒1相当于三节7号或5号圆柱形电池,适合采用三节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安装时,USB接口5朝外,然后按压两侧连接头的活动帽,负极触片对应电子设备的电池盒7的负极端子8b(通常其上设有弹簧)、正极触片对应电子设备的电池盒的正极端子8a,放置在电子设备的电池盒中,再松开即可;如果主盒1与电池盒7的极性不相配,则将主盒旋转90即可。因主盒1中的一对连接头会提供电源,而其它的连接头通过电池盒7的连接片8会导通电路(一个连接片8,包括一个正极端子8a和一个负极端子8b),最终位于电池盒7前端的正极端子8a和位于尾端的负极端子8b会得到电源。见图5所示。如果电子设备采用的四节电池供电,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池盒的正负极端子的布局,先将主盒放置在电池盒中(对应三节圆柱形电池的位置),再副盒2在放置主盒1的上边或下边(第四节圆柱形电池的位置)即可。上述的扁平方形电池,可采用5V,这样通常可替代三节或四节1.5V的圆柱形电池使用。第二种实施方式,见图6~9所示。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1和副盒2;所述的主盒1,尺寸大小相当于两节并排的5号电池或7号电池;主盒1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扁平方形电池3;主盒1上设有2对连接头,即左、右两侧各设有2个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41、弹簧42、活动腔43,其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头相同。左侧的2个连接头中,上边的是负极连接头4b,下边的是正极连接头4a;右侧的2个连接头中,上边的是正极连接头4a,下边的是负极连接头4b。在主盒1的正反两面,都设有微型USB接口5,两个型USB接口5的电路相通;USB接口5设有电路,连接于安装在主盒1内的扁平方形电池3,用于充电。主盒的2对连接头中,位于上边的连接头,它的正极连接头4a连接于USB接口5的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头4b连接于USB接口5的电源负极;下边的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4a和负极连接头4b之间通过导线6进行电路短路连接。所述的副盒2,尺寸相当于一节的5号电池或7号电池的大小,其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副盒相同。在使用时,主盒1相当于两节7号或5号圆柱形电池,适合采用两节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安装时,根据电子设备的电池盒的正负极端子的布局,将主盒1正面朝上放置在电池盒中、或主盒1反面朝上放置在电池盒中,不管哪面朝上,都有USB接口5露于外面,方便充电。如果是三节电池供电的电池盒,再添加上副盒2就可以了。这种实施方式可建议采用3.7V的扁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主盒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是:主盒上至少设有两对连接头;一对连接头包括一个正极连接头和一个负极连接头,分开位于主盒的两侧;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弹簧、活动腔,活动帽和活动腔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活动帽,其顶部设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分为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两种,正极触片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正极端子,负极触片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负极端子;所述的负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负极触片;所述的正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正极触片;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连接头的极性相反;主盒的连接头中,有一对且只有一对,它的正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正极、负极连接头连接于电源负极,其它的任何一对连接头,其正极连接头和负极连接头之间电路短路连接;主盒上设有USB接口,用于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转换盒,包括主盒;主盒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是:主盒上至少设有两对连接头;一对连接头包括一个正极连接头和一个负极连接头,分开位于主盒的两侧;所述的连接头,包括活动帽、弹簧、活动腔,活动帽和活动腔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活动帽,其顶部设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分为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两种,正极触片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正极端子,负极触片连接电子设备电池盒的负极端子;所述的负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负极触片;所述的正极连接头,其活动帽上金属触片为正极触片;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连接头的极性相反;主盒的连接头中,有一对且只有一对,它的正极连接头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