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89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基于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将所需容量的电芯并联在一起,依次按正负极顺序放入模组箱体内,模组箱体内设有电芯支架,电芯支架的卡槽内装入汇流排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在模组的两侧分别引出电池模组的总正级和总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模组,针对小模组开发专用支架,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模组一体化程度高,结构稳定;装配简单,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尤其是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其制造成本也大幅度的压缩,这就驱动着动力电池制造朝标准化、自动化发展,软包电芯拥有独特的铝塑膜封装结构,安全性好、能量密度比高,软包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一种软包电芯模组结构简化了软包电芯的成组方式,成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能够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用软包电芯成组结构复杂,针对不同车型定制,需要设计独立支架,成本高,装配繁琐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基于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将所需容量的电芯并联在一起,依次按正负极顺序放入模组箱体内,模组箱体内设有电芯支架,电芯支架的卡槽内装入汇流排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在模组的两侧分别引出电池模组的总正级和总负极。
[000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包含电芯支架及软包电芯,软包电芯双面背胶相互黏贴在一起形成整体,在模组箱体内部贴不同型号的电芯减震泡棉,黏贴在一起的电芯装入模组箱体内,模组箱体上装配有模组端板。
[000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模组靠模组箱体上的安装脚固定在箱体内。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模组,针对小模组开发专用支架,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模组一体化程度高,结构稳定;装配简单,可靠性高。
[0010]本技术解决了:1、单个电芯模块不易固定,需要穿杆串在一起,装配复杂,成组装车后由于车体长时间震动,导致箱内模组软包电芯固定不稳,影响极耳连接接触;2、单只软包电芯装入支架后成组,需要的空间较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模组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本技术一种软包电芯模组,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基于
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将所需容量的电芯先并联在一起,然后依次按正负极顺序放入模组箱体内,然后装入电芯支架,电芯支架的卡槽内装入汇流铝排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在模组的两侧分别引出电池模组的总正级总负极;如图1,其中9为电池正极,10为电池负极,电池负极通过(11)电池负铝排串联到(2)保护板;
[0015]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包含1只电芯支架(3)及20只软包电芯(1),软包电芯双面背胶相互黏贴在一起形成整体,其中极耳做好防护,防止短路;在(5)模组箱体内部贴不同型号的(12、13、14)电芯减震泡棉,然后将黏贴在一起的电芯装入模组箱体内,然后装配(4)模组端板;
[0016]整理电芯极耳,安装(3)电芯支架,让正负极极耳按要求从电芯支架极耳孔内穿出,检查电芯极耳正负极无误后,放置串联铝排及正负极铝排,然后将电芯极耳折弯压平到铝排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芯极耳焊接到铝排上,形成电芯之间的串并联,在将模组(7)采集PCB焊接到铝排上,采集PCB上有伸出的采集镍极耳,用于采集每串电压,如图2;
[0017]电芯支架上装入(6)绝缘板,然后装配(2)电池保护板,保护板上的电压采集插针插入采集PCB的端子插孔内,安装(10)总负铝排,实现电池模组负极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串联,如图3;
[0018]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直接将一定数量的软包电芯置于模组箱体盒内,然后上面安装一个整体的电芯绝缘支架,实现电芯的串并联结构,再在电芯支架上安装电池保护板,对整个模组电压信息进行采集及控制,将电池保护板串联到模组负极上,对电池模组的高压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保护,整个模组结构靠模组箱体上4个安装脚固定在箱体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软包电芯模组结构基于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将所需容量的电芯并联在一起,依次按正负极顺序放入模组箱体内,模组箱体内设有电芯支架,电芯支架的卡槽内装入汇流排实现软包电芯的串并联,在模组的两侧分别引出电池模组的总正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海林海生吴成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