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层、太阳能玻璃组件及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57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04
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太阳能玻璃组件及其幕墙,其中,该太阳能发电层包括发电层本体(3),所述发电层本体(3)开设有多个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呈多行分布,且每行设置有多个所述透光孔(4)。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产生眩晕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发电层、太阳能玻璃组件及幕墙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太阳能玻璃组件及幕墙。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电幕墙,是一种高科技的幕墙产品,其不仅集成了幕墙的一些基本特性还具有发电的功能。太阳能光电幕墙可以直接利用阳光来发电,绿色无污染,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现有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太阳能玻璃发电层多为不透光的太阳能材料,而如果将太阳能玻璃应用至建筑上,则需要同时满足太阳能玻璃的透光和发电的功能。如图1所示,目前业内的做法是将太阳能发电层形成透光区域1和不透光的发电区域2,而透光区域大多数是横向或者竖向分布的条纹状,多个横向条纹或竖向条纹形成透光区域1,类似于百叶窗的形状,但是对于横向条纹或者竖向条纹的透光区域来说,光线是直接通过透光区域1垂直入射,而不是像百叶窗在其叶片上通过反射改变其传播方向,使其朝下或朝上进入室内,因此,人在室内走动时,容易产生眩晕,从而限制太阳能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眩晕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太阳能玻璃组件及其幕墙。(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包括发电层本体,所述发电层本体上开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穿透所述发电层本体,所述透光孔呈多行分布,且每行设置有多个所述透光孔,透光孔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进一步地,每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相邻两个透光孔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纵向间距也不相等;或每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相邻两个透光孔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纵向间距也不相等;或每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相邻两个透光孔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纵向间距相等,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不相等;或每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相邻两个透光孔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纵向间距相等,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相等;或每行设置有不同数量的透光孔,且相邻两行的数量不同,数量少的一行中的每个透光孔与数量多的一行中的其中一个透光孔对齐;或者,每行设置有不同数量的透光孔,数量少的一行中的每个透光孔设置于数量多的一行中的相邻两个透光孔之间。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透光孔与相邻的所有透光孔之间的孔距相等;所述透光孔的孔径和孔距的比例为3/5-7/10。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的孔径和孔距的比例为2/3。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的孔径为0-3mm;或所述透光孔的孔径≤0.5mm;或所述透光孔的孔径≤2mm;或所述透光孔的孔径≤3mm;或所述透光孔的孔径等于1.6mm,孔径为2.4mm。进一步地,所述发电层本体的开孔率为30%-4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玻璃组件,包括一种太阳能发电层。进一步地,太阳能玻璃组件还包括:前板层和底板层;太阳能发电层设置在前板层和底板层之间;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与所述前板层通过夹胶胶片粘合。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幕墙,包括太阳能玻璃组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发电层本体上设置有呈多行分布的多个透光孔,且每行分布有多个透光孔,则透光孔的排布不再是条纹状,当每行分布有多个透光孔时,相较于条纹状结构来说,透光孔的大小有所减小,因此,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条纹状的透光区域造成的眩晕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圆形透光孔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椭圆形透光孔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多边形透光孔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玻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透光区域;2:发电区域;3:发电层本体;4:透光孔;5:非透光区;10:太阳能发电层;20:前板层;30:底板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太阳能发电层包括:包括发电层本体3,发电层本体3上开设有多个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穿透所述发电层本体3,透光孔4呈多行分布,且每行设置有多个透光孔4。依据上述配置,设置在发电层本体3上的多个透光孔4之间相互独立,所有透光孔4形成的区域为透光区,发电层本体3上的其余区域为非透光区5,非透光区5为连通区域,透光区为非条纹状,虽然其还是横向分布或者是纵向分布,但是其大小相较现有技术的条纹有所减小,因此,不会产生眩晕感。发电层本体3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孔4时,多个透光孔4的不同排布方式也会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以下几种排布方式的视觉效果较佳,能够防眩晕: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行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进一步,每行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时,又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相邻两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也不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按照等差数列排布,且横向间距之间的差值和纵向间距之间的差值相等。如图4所示,相邻两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也不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按照等差数列排布,且横向间距之间的差值和纵向间距之间的差值不相等。如图5所示,相邻两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相等,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不相等,即多个透光孔4呈矩阵分布。依据上述配置,相当于将太阳能发电层本体3分割成多个矩形,然后在矩形的每个边角处均设置一透光孔4。如图6所示,相邻两行排布有相同数量的透光孔4,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相等,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相等,即多个透光孔4呈点阵分布。如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行透光孔设置有不同数量的透光孔4,其中一行所述透光孔中的每个透光孔4与另一行所述透光孔中的其中一个透光孔4对齐,具体地,是数量少的一行的每个透光孔4与数量多的一行的透光孔中的其中一个透光孔4对齐。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行的透光孔4的数量相同,且交错设置。此处,交错设置的意思是,其中一行的透光孔4对应于另一行透光孔4的两个透光孔4的空隙。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应可以部分对应,比如透光孔的直径大于空隙的宽度,或者一行的透光孔4对应于另一行透光孔4的其中一个透光孔4的一部分,都可以理解为交错设置的情况。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相邻两行的透光孔4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同样能设置为交错设置,比如图9及图2中呈现的排布方式。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层本体(3),所述发电层本体(3)开设有多个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穿透所述发电层本体(3);所述透光孔(4)呈多行分布,且每行设置有多个所述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层本体(3),所述发电层本体(3)开设有多个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穿透所述发电层本体(3);所述透光孔(4)呈多行分布,且每行设置有多个所述透光孔(4),所述透光孔(4)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所述透光孔(4)的数量相同,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不相等,所述横向间距和所述纵向间距均按照等差数列排布,且所述横向间距之间的差值与所述纵向间距之间的差值相等;或相邻两行所述透光孔(4)的数量相同,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不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不相等,所述横向间距和所述纵向间距均按照等差数列排布,且所述横向间距之间的差值与所述纵向间距之间的差值不相等;或相邻两行所述透光孔(4)的数量相同,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相等,且所述横向间距与所述纵向间距不相等;或相邻两行所述透光孔(4)的数量相同,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相邻两个透光孔(4)之间的纵向间距相等,且所述横向间距与所述纵向间距相等;或相邻两行所述透光孔(4)的数量不同,其中一行所述透光孔中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