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44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5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识别模组及主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非显示状态;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未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显示状态。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屏的表面设置一常亮的第一显示区,增加了显示屏中非显示区域的利用率,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面板的发展,用户对大屏幕显示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大。屏幕越大,用户使用起来就越舒适,可以在游戏和视频方面给用户带来比较好的视觉体验。目前,如手机、PAD等移动通讯终端设备中,常用的显示屏有三种:(1)常规显示屏幕设计,其边框黑边较宽,黑边位置可用来布局前置摄像头、听筒、光距离感应器等传感器;(2)准全面屏,即在第一种常规显示屏幕的基础上压缩了某一边黑边或压缩某两边黑边,同时通过调整前置摄像头、听筒、光距离感应器等部件的选型或位置,以达到提升屏占比的效果;(3)异形屏,即通过将屏幕显示区进行局部异形切割,让出位置来放置摄像头、听筒、光距感应器等传感器。其中,第三种方案牺牲了显示屏显示区的完整性,发挥不出显示屏幕的最大化利用,增加了显示屏制造成本;并且,异形屏的非对称性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本申请基于此技术问题,提出了下列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视觉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识别模组及主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非显示状态;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未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显示状态。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图像;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图像。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模组,所述滑动模组与所述识别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滑动模组将使所述识别模组向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方向移动。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识别模组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所述识别模组为前置摄像头、红外镜头、光感应元件中的至少一种。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为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透明区。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设置。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中心线重合。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屏的直角边界设置。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壳体的材料包括铝合金、塑料或陶瓷中的一种。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屏的表面设置一常亮的第一显示区,增加了显示屏中非显示区域的利用率,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截面AA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10、位于所述壳体10表面的显示屏20、及位于所述壳体10与所述显示屏20之间的识别模组及主控制系统;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屏20包括第一显示区201和第二显示区202;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20为LC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透明区,即在显示装置处于关机状态下,用户能够观测到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01内的模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非显示状态;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未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显示状态。可以理解的,在显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显示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01用于显示时间、日期、显示装置的网络状态或其他文字内容等;而当用户在调用所述显示装置的识别模组时,所述主控制系统将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非显示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组可以为但不限定于前置摄像头、红外镜头、光感应元件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在用户进行自拍或人脸识别时,前置摄像头将会被调用,而此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01接收到预定信号,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非显示状态,前置摄像头进行工作。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主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把外部接收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转换成适合于数据驱动集成电路(S-IC)和扫描驱动集成电路(G-IC)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以实现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201显示图像;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202显示图像;可以理解的,当用户在调用所述显示装置的识别模组时,所述主控制系统将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并向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201输出第一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非显示状态。进一步的,图2所示为图1中截面AA的剖面图,所述识别模组3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01,即所述识别模组30在所述显示屏2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01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01可以为但不限定与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规则的长方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01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即所述第一显示区201的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20的中心线重合;或者,所述第一显示区201靠近所述显示屏20的直角边界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位于所述显示装置顶端中间位置;或者,位于所述显示装置顶端的一侧。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模组(未画出),所述滑动模组与所述识别模组30连接;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30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滑动模组将使所述识别模组30向靠近所述显示屏20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显示区201的位置可以设置所述显示屏20的任一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当用户进行自拍时,前置摄像头将会被调用,而此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01接收到预定信号,所述第一显示区201为非显示状态;另外,滑动模组接收到前置摄像头被调用的信号,将所述前置摄像头向靠近所述显示屏20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前置摄像头拥有更大的广角,增大拍照范围;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识别模组及主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非显示状态;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未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显示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识别模组及主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非显示状态;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未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区为显示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图像;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系统发出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滑动模组,所述滑动模组与所述识别模组连接;其中,当所述主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所述识别模组的所述特定信号时,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曼杨思捷叶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