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40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设置有抛物台,所述抛物台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磁性球,所述置物台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具有圆弧形轨道,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结构简单合理,针对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难易直观观察平抛运动轨迹而研发,演示过程直观、操作简单、学生容易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教学教具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教具。
技术介绍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的时间仅与抛出点的竖直高度有关;物体落地的水平位移与时间(竖直高度)及水平初速度有关,其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在物理课有关抛物线的教学中,过去常常都是教课老师在黑板上用笔一画,或用电脑演示,但总给人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学生难以直观地观察到平抛运动的抛物线轨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教具,针对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难易直观观察平抛运动轨迹而研发,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携带方便等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设置有抛物台,所述抛物台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磁性球,所述置物台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具有圆弧形轨道,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在具体使用时,磁性球从置物台落下进入到抛物台的圆弧形轨道内,在圆弧形轨道的落弧点处水平抛出,磁性球在下落过程中,磁粉板内的磁粉在磁力作用下吸附形成弧形的抛物线轨迹,直观明显地显示了平抛过程。基座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抛物台,可以使磁性球从不同的高度抛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靠近圆弧形轨道的一侧及磁粉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抛物台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置物台连接。调节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高度,使磁性球从置物台的滑落点到圆弧形轨道的起弧点具有不同的高度差,磁性球在落弧点平抛出时具有不同的初速度,使得不同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轨迹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方便学生的理解。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以是现有技术采用的丝杆螺母升降机构,也可以是类似于现有技术的升降台的缩小型的升降结构,设计时符合结构体积大小适宜、质量轻易携带即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还包括磁性的复位条,所述复位条滑动设置在所述磁粉板的背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置物台具有倾斜的置物面,所述置物面的下端与下落通道的上端对接,所述置物面上设置有弹力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水平仪,所述基座底部还设置有脚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的高度为40cm~50cm,所述磁粉板的宽度为40cm~60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的高度为45cm,所述磁粉板的宽度为50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抛物台、置物台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质量轻,携带方便,也可以保证磁性球从置物台上顺利滑落,避免了金属件对磁性球的平抛运动产生干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抛物台、置物台均为PP材料或尼龙材料制成。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第一、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结构简单合理,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的轨迹,操作简单,使学生容易理解。第二、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采用弹力夹对磁性球进行在置物台同一位置释放,减少人为放置磁性球位置的不确定性,也减少了对演示过程的人为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第一升降机构;3-抛物台,31-圆弧形轨道;4-置物台;5-磁性球;6-磁粉板,61-刻度线;7-第二升降机构;8-复位条;9-弹力夹;10-水平仪;11-脚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设置有抛物台3,所述抛物台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磁性球5,所述置物台4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5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3具有圆弧形轨道31,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6。本实施例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在具体使用时,磁性球5从置物台4落下进入到抛物台3的圆弧形轨道31内,在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处水平抛出,磁性球5在下落过程中,磁粉板6内的磁粉在磁力作用下吸附形成弧形的抛物线轨迹,直观明显地显示了平抛过程。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抛物台,可以使磁性球5从不同的高度抛出。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设置有抛物台3,所述抛物台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磁性球5,所述置物台4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5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3具有圆弧形轨道31,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6。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6靠近圆弧形轨道31的一侧及磁粉板6的下侧均设置有刻度线61。在磁粉板6上设置刻度线,可以直观看出磁性球6的平抛高度与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采用秒表等计时工具对平抛过程计时,可以验证出重力加速度g的近似值。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7,所述抛物台3通过第二升降机构7与所述置物台4连接。调节第二升降机构7的升降高度,使磁性球5从置物台4的滑落点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具有不同的高度差,磁性球5在落弧点平抛出时具有不同的初速度,使得不同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轨迹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方便学生的理解。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粉板6还包括磁性的复位条8,所述复位条8滑动设置在所述磁粉板6的背侧。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设置有抛物台3,所述抛物台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磁性球5,所述置物台4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5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3具有圆弧形轨道31,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设置有抛物台(3),所述抛物台(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磁性球(5),所述置物台(4)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5)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3)具有圆弧形轨道(31),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设置有抛物台(3),所述抛物台(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磁性球(5),所述置物台(4)上还设置有供所述磁性球(5)通过的下落通道,所述抛物台(3)具有圆弧形轨道(31),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起弧点的切线竖直且位于所述下落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的切线水平,所述圆弧形轨道(31)的落弧点处还设置有方形的磁粉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板(6)靠近圆弧形轨道(31)的一侧及磁粉板(6)的下侧均设置有刻度线(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7),所述抛物台(3)通过第二升降机构(7)与所述置物台(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板(6)还包括磁性的复位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笑公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