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目前,申请号为CN1079838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次加热:加热为将要锻造的钢锭在700℃以下加热5.5个小时,升高温度在700-800℃下加热10.5个小时,在6.5个小时内将温度升至1220-1240℃,再在1220-1240℃下加热2.5个小时;(2)镦粗、压方:采用冲床;制坯,采用空气锤;模锻,采用摩压机;第一次切边,采用冲床,此时利用钢锭余热;(3)第二次加热:获得的坯材进行再次加热,加热至1090-1110℃,然后对钢锭镦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合格坯料进行下料,并在下料过程去掉坯料的头尾形成坯件;将坯件表面涂覆防脱碳涂层;对坯件进行始锻加热,始锻加热温度在1100℃‑1150℃之间;进行预设次数的预锻,总预锻变形量在总锻造变形量的30%‑45%,每次预锻变形量不得大于基准变形量;进行终锻,终锻温度不低于960℃;以低于预设值的冲孔速度进行水平冲孔、竖直冲孔;退火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合格坯料进行下料,并在下料过程去掉坯料的头尾形成坯件;将坯件表面涂覆防脱碳涂层;对坯件进行始锻加热,始锻加热温度在1100℃-1150℃之间;进行预设次数的预锻,总预锻变形量在总锻造变形量的30%-45%,每次预锻变形量不得大于基准变形量;进行终锻,终锻温度不低于960℃;以低于预设值的冲孔速度进行水平冲孔、竖直冲孔;退火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碳涂层由固体物料与水组成,其中固体物料组成为:复合粘结剂8%-54%、基本填料46%-92%,水为固体物料重量的0.5-20倍;所述的基本填料按化学成分由二氧化硅30%-90%、三氧化二铝1%-60%、氧化镁1%-10%、氧化钙1%-5%和三氧化二硼0-5%组成;所述的复合粘结剂由20%-90%的硅酸钠、0-20%的硅酸钾、0-15%的硅酸锂、2%-70%的磷酸铝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