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55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包括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连接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包括螺旋推进孔,在所述螺旋推进孔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推进杆;在所述螺旋推进孔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撑开齿,所述撑开齿的一端与螺旋推进杆相连接;所述撑开齿沿着螺旋推进杆的推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撑开部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植骨窗,所述植骨窗进行填充植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在进行颈椎小关节融合时进行关节撑开植骨,可以使关节间隙增大融合,实现小通道的微创操作,放置颈椎小关节滑脱复位,稳定性增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风险、生物兼容性及骨诱导良好,关节融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撑开植骨用于颈椎微创手术的颈椎小关节融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术进行颈椎/脊柱关节融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视下的小关节融合技术,常规手术切开组织,磨除小关节之间的软骨和部分软骨下骨,植入骨块,然后进行椎体钉棒固定,达到小关节融合的目的;另一种是微创通道技术,在患部建立约2cm的通道,内窥镜或者X光辅助下磨除小关节之间的软骨和部分软骨下骨,植入骨块后,放入体积不可变化关节融合器,然后进行椎体钉棒固定,达到临床关节融合的目的。但在临床中,直视下的关节融合手术出血多、损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而微创通道关节突关节融合术,会出现病人融合器滑脱、脊椎不稳定、融合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风险、关节融合率高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包括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连接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包括螺旋推进孔,在所述螺旋推进孔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推进杆;在所述螺旋推进孔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撑开齿,所述撑开齿的一端与螺旋推进杆相连接;所述撑开齿沿着螺旋推进杆的推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撑开部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植骨窗,所述植骨窗进行填充植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支撑部为板状曲面结构,所述支撑部向内凹陷与颈椎侧块后方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位于支撑部最下方的侧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螺旋推进杆的顶部设置有与螺纹扳手相配合的螺纹连接槽,所述螺纹连接槽与螺旋推进杆为一体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与螺纹连接槽相配合的扳手进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撑开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锯齿状倒刺,所述锯齿状倒刺与小关节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撑开齿包括撑开齿本体和设置在撑开齿本体两侧的撑开齿连接头,所述撑开齿连接头与螺旋推进孔内部的螺旋推进杆相配合,所述撑开齿本体露在螺旋推进孔外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在进行关节突关节融合时进行关节撑开植骨,可以使关节间隙增大融合,实现小通道的微创操作,放置颈椎小关节滑脱复位,稳定性增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风险、生物兼容性及骨诱导良好,关节融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颈椎小关节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A部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撑开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支撑部,1.1、固定螺钉,1.2、扳手进口,2、撑开部,2.1、螺旋推进孔,2.2、螺旋推进杆,2.3、撑开齿,2.31、撑开齿本体,2.32、撑开齿连接头,2.4、植骨窗,2.5、螺纹连接槽,3、锯齿状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具体包括支撑部1以及与支撑部1连接的撑开部2;其中,支撑部1为板状曲面结构,具体的支撑部1向内凹陷与颈椎侧块后方的侧块相贴合,在使用的过程中起到便于固定的作用。撑开部2设置在支撑部1的下部位置与支撑部1的底部相连接,撑开部2具体包括螺旋推进孔2.1,在所述螺旋推进孔2.1内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旋推进杆2.2(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推进孔2.1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在螺旋推进杆2.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在螺旋推进孔2.1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撑开齿2.3,所述撑开齿2.3的一端与螺旋推进杆2.2相连接,撑开齿2.3沿着螺旋推进杆2.2的推进方向(参见图2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当螺旋推进杆2.2沿着推进方向运动时,螺旋推进杆2.2会带动撑开齿2.3向下运动,此时,撑开齿2.3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撑开(即撑开齿2.3慢慢向上翘起),随后对两侧小关节进行撑开可以使小关节间隙增大融合,实现小通道的微创操作。在撑开部2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植骨窗2.4,通过植骨窗2.4可以进行填充植骨,进而更有利于小关节间的骨生长与融合。参见图1所示,在支撑部1上设有固定螺钉1.1,其中,固定螺钉1.1位于支撑部1最下方的侧部(具体的设置在支撑部1左下方的位置),通过固定螺钉1.1可将整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包括支撑部1和撑开部2)固定于颈椎侧块表面,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并便于关节间的骨生长、融合。参见图1至2所示,在螺旋推进杆2.2的顶部设置有与螺纹扳手(图中未标示)相配合的螺纹连接槽2.5,其中,螺纹连接槽2.5与螺旋推进杆2.2为一体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螺纹连接槽2.5为内六角螺纹连接槽与内六角扳手相配合。在支撑部1上开设有与螺纹连接槽2.5相配合的扳手进口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扳手进口1.2将螺纹扳手插入到螺纹连接槽2.5内转动螺纹扳手,这样,通过螺纹扳手带动螺纹推进杆2.2在螺纹推进孔2.1内向下运动,通过螺纹推进杆2.2进而带动撑开齿2.3向上翘起将两侧小关节撑开。参见图1所示,在撑开部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锯齿状倒刺3,锯齿状倒刺3与小关节相贴合,使得融合器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融合。在本实施例中,撑开齿2.3包括撑开齿本体2.31和设置在所述撑开齿本体2.31两侧的撑开齿连接头2.32,撑开齿连接头2.32与螺旋推进孔2.1内部的螺旋推进杆2.2相配合,撑开齿本体2.31露在螺旋推进孔2.1外部。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以及与支撑部(1)连接的撑开部(2);所述撑开部(2)包括螺旋推进孔(2.1),在所述螺旋推进孔(2.1)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推进杆(2.2);在所述螺旋推进孔(2.1)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撑开齿(2.3),所述撑开齿(2.3)的一端与螺旋推进杆(2.2)相连接;所述撑开齿(2.3)沿着螺旋推进杆(2.2)的推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撑开部(2)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植骨窗(2.4),所述植骨窗(2.4)进行填充植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以及与支撑部(1)连接的撑开部(2);所述撑开部(2)包括螺旋推进孔(2.1),在所述螺旋推进孔(2.1)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推进杆(2.2);在所述螺旋推进孔(2.1)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撑开齿(2.3),所述撑开齿(2.3)的一端与螺旋推进杆(2.2)相连接;所述撑开齿(2.3)沿着螺旋推进杆(2.2)的推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撑开部(2)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植骨窗(2.4),所述植骨窗(2.4)进行填充植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为板状曲面结构,所述支撑部(1)向内凹陷与颈椎侧块后方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小关节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1)上设有固定螺钉(1.1),所述固定螺钉(1.1)位于支撑部(1)最下方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琦万文兵吴卫东蔡风黄加裕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第一医院武汉康酷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