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军需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
技术介绍
现在部队练习打靶通常需要人去把靶牌摆放的指定的位置,调整位置以及报告靶环的时候,都需要人工去报备,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现没有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军用移动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抓取部分的第三伸缩杆、第三液压缸、第一抓取臂、第四液压缸和第二抓取臂协调工作,控制抓手将抓取的靶面放入靶面存放箱,然后从另一侧的靶面存放箱抓取新的靶面换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各个机械部位的协调工作,完成了智能化的工作。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包括行走部分、靶架部分、抓取部分、图像传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架部分的方形架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的上滑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抓取部分的靶面存放箱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的上滑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图像传输部分的第四支座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的上滑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行走部分包括下滑动板、轮座板、第一支座、第一电机、行走轮、行走控制器、齿条、第二电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包括行走部分(1)、靶架部分(2)、抓取部分(3)、图像传输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架部分(2)的方形架(2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抓取部分(3)的靶面存放箱(3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图像传输部分(4)的第四支座(4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包括行走部分(1)、靶架部分(2)、抓取部分(3)、图像传输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架部分(2)的方形架(2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抓取部分(3)的靶面存放箱(3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图像传输部分(4)的第四支座(401)的下端面与行走部分(1)的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部分(1)包括下滑动板(101)、轮座板(102)、第一支座(103)、第一电机(104)、行走轮(105)、行走控制器(106)、齿条(107)、第二电机(108)、齿轮(109)、上滑动板(110)、支撑块(111)、第一伸缩杆(112)、第一液压缸(113)、支撑板(114)、第二支座(115)、第一舵机(116)、第一长臂(117)、电磁铁(118)、电磁控制器(119)和靶面(120),所述的下滑动板(101)是一个长方形的板子,在其侧端设有齿条(107),在其上方设有凹槽,且与上滑动板(110)的下端面上的滑块滑动连接;轮座板(102)的上端面与下滑动板(1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其下端面与第一支座(1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04)固定安装在第一支座(103)的侧端面上,其舵机轴与第一支座(103)槽口处的连接轴固定连接;行走轮(105)与第一支座(103)槽口处的连接轴固定连接;行走控制器(106)固定安装在下滑动板(101)的下端面上;第二电机(108)固定安装在上滑动板(110)的侧端面上,其电机轴与齿轮(109)固定连接,且齿轮(109)与齿条(107)相互啮合;支撑块(111)固定安装在上滑动板(110)的上端面上;第一伸缩杆(112)的伸缩套筒底端与支撑块(1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伸缩杆端部与支撑板(1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113)的缸体后端与第一伸缩杆(112)的伸缩套筒上的挡板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112)的伸缩杆上的挡板固定连接;第二支座(115)的下端面与支撑板(1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舵机(116)固定安装在第二支座(115)的侧端面上,其舵机轴与第二支座(115)槽口处的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一长臂(117)的后端与第二支座(115)槽口处的连接轴固定连接,其前端与电磁控制器(119)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电磁铁(118)的后端面与电磁控制器(119)前端面固定连接,其前端与靶面(120)的后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军用移动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架部分(2)包括方形架(201)、第一摄像头(202)、第二伸缩杆(203)、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