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40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包括不锈钢圈,不锈钢圈为环形结构,其上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上橡胶槽,下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下橡胶槽,上橡胶槽内放入上丁腈橡胶层,下橡胶槽内放入下丁腈橡胶层,上橡胶槽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上卡柱,上橡胶槽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下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包含丁腈橡胶层和不锈钢圈,安装完成后丁腈橡胶被包裹起来,不会裸露在外面,使得其耐臭氧性大大提高;丁腈橡胶层与不锈钢圈为非固定连接,这样在丁腈橡胶层可便捷的更换丁腈橡胶层,而不用整个橡胶圈更换;设有卡柱,使得丁腈橡胶层不会因为受压而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臭氧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属于密封圈

技术介绍
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目前的密封圈主要采用的是橡胶材质,例如丁腈橡胶密封圈、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等,这些纯橡胶的密封圈其耐臭氧性不足,很容易出现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臭氧密封圈,该密封圈包含丁腈橡胶层和不锈钢圈,安装完成后丁腈橡胶被包裹起来,不会裸露在外面,使得其耐臭氧性大大提高。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包括不锈钢圈,所述不锈钢圈为环形结构,其上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上橡胶槽,下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下橡胶槽,所述上橡胶槽内放入上丁腈橡胶层,所述下橡胶槽内放入下丁腈橡胶层,所述上橡胶槽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上卡柱,所述上橡胶槽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下卡柱,所述上卡柱插入所述上丁腈橡胶层内,所述下卡柱插入所述下丁腈橡胶层内。所述上丁腈橡胶层和所述下丁腈橡胶层为可更换式。所述上卡柱和所述下卡柱均为尖锥形结构,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上卡柱围成环形结构,多个所述下卡柱也围成环形结构。所述上卡柱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不锈钢圈(1),所述不锈钢圈(1)为环形结构,其上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上橡胶槽(2),下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下橡胶槽(3),所述上橡胶槽(2)内放入上丁腈橡胶层(4),所述下橡胶槽(3)内放入下丁腈橡胶层(5),所述上橡胶槽(2)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上卡柱(6),所述上橡胶槽(2)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下卡柱(7),所述上卡柱(6)插入所述上丁腈橡胶层(4)内,所述下卡柱(7)插入所述下丁腈橡胶层(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不锈钢圈(1),所述不锈钢圈(1)为环形结构,其上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上橡胶槽(2),下侧壁开有两个环形的下橡胶槽(3),所述上橡胶槽(2)内放入上丁腈橡胶层(4),所述下橡胶槽(3)内放入下丁腈橡胶层(5),所述上橡胶槽(2)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上卡柱(6),所述上橡胶槽(2)的底壁中间位置连接下卡柱(7),所述上卡柱(6)插入所述上丁腈橡胶层(4)内,所述下卡柱(7)插入所述下丁腈橡胶层(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丁腈橡胶层(4)和所述下丁腈橡胶层(5)为可更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柱(6)和所述下卡柱(7)均为尖锥形结构,且设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臭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卡柱(6)围成环形结构,多个所述下卡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