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9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荔枝采摘后保鲜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包括升降柱、升降装置、旋转装置、至少两个水箱、至少两个浸泡筐以及和浸泡筐个数相同的连接杆,所述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柱的下端,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装置的底部,浸泡筐排列在以升降柱为中心的四周,相邻的浸泡筐之间的角度相同,每个所述浸泡筐与一一对应的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浸泡筐容纳浸泡在水箱内,并且每个水箱内的水温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分段温差降温,不容易伤害荔枝果皮,保证了荔枝的保鲜效果,实现了温度和预冷时间标准化,在预冷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荔枝采摘后保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
技术介绍
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它的营养丰富,味美香甜,从古至今深受人们赞美和喜爱。荔枝原产于我国,我国的荔枝栽培面积、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集中于两广地区,年产量200多万吨。但是荔枝不耐贮藏,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之说。荔枝成熟期一般在五月中旬到八月上旬,正值夏季高温天气,采摘后的荔枝代谢旺盛,病菌侵染发展迅速,导致荔枝果实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极易腐烂变质,难以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据统计,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荔枝总产量的25%以上,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与果农的经济利益,损失巨大。因此,荔枝保鲜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荔枝防腐防褐保鲜工作,对于保障市场供给、增加果农收入以及出口都有重要意义。荔枝的保鲜技术主要有常温短期保鲜和零上低温中期保鲜两大类。常温短期保鲜主要是指化学药剂防腐保鲜,此外还有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液保鲜、硫处理保鲜法、臭氧保鲜、热处理保鲜技术等,但这些保鲜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柱(1)、升降装置、旋转装置、至少两个水箱(2)、至少两个浸泡筐(3)以及和浸泡筐(3)个数相同的连接杆(6),所述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的下端,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装置的底部,浸泡筐(3)排列在以升降柱(1)为中心的四周,相邻的浸泡筐(3)之间的角度相同,每个所述浸泡筐(3)与一一对应的连接杆(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升降柱(1)可拆卸连接,所述浸泡筐(3)容纳浸泡在水箱(2)内,并且每个水箱(2)内的水温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柱(1)、升降装置、旋转装置、至少两个水箱(2)、至少两个浸泡筐(3)以及和浸泡筐(3)个数相同的连接杆(6),所述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的下端,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在升降装置的底部,浸泡筐(3)排列在以升降柱(1)为中心的四周,相邻的浸泡筐(3)之间的角度相同,每个所述浸泡筐(3)与一一对应的连接杆(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升降柱(1)可拆卸连接,所述浸泡筐(3)容纳浸泡在水箱(2)内,并且每个水箱(2)内的水温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的顶部设有一个圆盘(101),在圆盘(101)上设有用于连接连接杆(6)的“U”形块(102),“U”形块(102)的一端焊接在平台上,将连接杆(6)插入“U”形块(102)后,通过螺栓将“U”形块(1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柱(1)的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筐(3)上设有一个“U”形支架,连接杆(6)与“U”形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筐(3)的上板是由两块镂空板组成,两块镂空板分别铰接在“U”形支架的两端内侧壁上,所述浸泡筐(3)的内部设有至少两块将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等份的板子,所述浸泡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捷讯产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