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7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设备领域,提出了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包括封闭壳体和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生活舱体,封闭壳体包括门体和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包括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之间通过多根螺纹管连接,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之间密封储存有贮液;生活舱体与金属内壳之间通过平台轨道连接,平台轨道包括外圆环、内圆环和设置在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的两个连接部,连接部包括连接法兰、轴承、滚轮固定部和滚轮,滚轮设置在圆形轨道内,并可以沿圆形轨道自由滑动,滚轮固定部的一端与滚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法兰连接,生活舱体内底部设置有配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生活和安全,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矿救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难发生时的救难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矿难遇险避难装置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技术专利CN202039889U中避难所防护罩太过厚重,同样重量,防护能力比较弱,而且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专利技术专利CN102220878A避难所体积庞大,不可移动,这就使得避难所的位置设计不够灵活。专利技术专利CN104141508A采用单纯金属仓,抗冲击性能不是很好,而且没有避难必须生活用品。在发生矿难时,里面的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得到生活资源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发生矿难时候,受力良好的双层贮液式救生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包括封闭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封闭壳体内的生活舱体,所述封闭壳体包括门体和保护壳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上的门洞处,用于与所述保护壳体一起形成用于容纳生活舱体的密闭空间,所述保护壳体包括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之间通过多根螺纹管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之间密封储存有贮液;所述生活舱体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壳体(3)和设置在所述封闭壳体内的生活舱体(5),所述封闭壳体(3)包括门体(1)和保护壳体,所述门体(1)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上的门洞处,用于与所述保护壳体一起形成用于容纳生活舱体(5)的密闭空间,所述保护壳体包括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所述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之间通过多根螺纹管(51)连接,所述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之间密封储存有贮液;所述生活舱体(5)与所述金属内壳(4)之间通过平台轨道(56)连接,所述平台轨道(56)包括外圆环(52)、内圆环(53)和设置在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的两个连接部(54),所述外圆环(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贮液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壳体(3)和设置在所述封闭壳体内的生活舱体(5),所述封闭壳体(3)包括门体(1)和保护壳体,所述门体(1)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上的门洞处,用于与所述保护壳体一起形成用于容纳生活舱体(5)的密闭空间,所述保护壳体包括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所述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之间通过多根螺纹管(51)连接,所述金属外壳(2)和金属内壳(4)之间密封储存有贮液;所述生活舱体(5)与所述金属内壳(4)之间通过平台轨道(56)连接,所述平台轨道(56)包括外圆环(52)、内圆环(53)和设置在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的两个连接部(54),所述外圆环(52)设置在所述金属内壳(4)内并与所述金属内壳(4)固定连接,所述外圆环(52)内表面设置有圆形轨道(55),所述连接部(54)包括连接法兰(57)、轴承(58)、滚轮固定部(59)和滚轮(60),所述滚轮(60)设置在所述圆形轨道(55)内,并可以沿所述圆形轨道(55)自由滑动,所述滚轮固定部(59)的一端与滚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58)与所述连接法兰(57)连接,所述连接法兰(57)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圆环(53)的外表面,所述内圆环(54)的内表面与所述生活舱体(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生活舱体(5)内底部设置有配重(4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国运曹瑞东马晓东杨会伟陈鹏程赵云川张恩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