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52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触控检测模组。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与底壁相背,侧壁连接顶壁和底壁,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触控检测模组包括基体、触控检测件和电连接件。基体安装在侧壁上并形成有收容孔。触控检测件填充在收容孔内。电连接件与触控检测件电连接。触控检测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在制作触控检测模组时,多个触控检测件可以先收容并固定在收容孔后,一次性安装在侧壁上,提高触控检测模组的制作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手机的开关机键、音量按键等仍为实体键,但实体键的存在占据了手机主面板的空间,使得显示屏的空间受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的一体化设计目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和触控检测模组,所述触控检测模组包括基体、触控检测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侧壁上并形成有收容孔,所述触控检测件填充在所述收容孔内,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检测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检测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通过触控检测模组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触控检测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在制作触控检测模组时,多个触控检测件可以先收容并固定在收容孔后,一次性安装在侧壁上,提高触控检测模组的制作效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电路板,所述触控检测件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检测件的相背两侧与所述基体的相背两侧分别齐平并分别形成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电路板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侧壁结合。本实施方式中,齐平的触控检测件与基体,提高了触控检测件与电路板、触控检测件与侧壁结合的平整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电路板,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触控检测件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第一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电路板结合。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面由齐平的触控检测件与基体形成,第一结合面与电路板结合的平整度高。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内表面。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线路完全埋设在内表面内,进一步减小了线路占用的壳体内的空间,从而便于在壳体内布局其他元件(例如,主板)或结构(例如,定位结构、支撑结构);同时便于线路粘附在内表面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内表面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表面露出。本实施方式的线路与触控检测件连接的部分从内表面露出以便线路与触控检测件电性连接,线路的另一部分嵌设在内表面内减小了线路占用壳体内的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内表面露出。本实施方式的线路制作在内表面上,从而降低线路制作在内表面上的成本。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内。由于线路完全埋设在凹槽的内壁内,减小了线路占用凹槽的空间,为安装触控检测件和基体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另一部分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位于凹槽内的线路一部分埋设在凹槽内壁内,减小了线路占用凹槽的空间,为安装触控检测件和基体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位于凹槽内的线路的另一部分从凹槽的内壁露出,便于线路与触控检测件电性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凹槽的内壁不需要开设槽,从而减少壳体的加工工艺,便于线路制作在内壁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并与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位置对应。如此,定位元件能够揭示用户触控检测件所处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触控检测件所处的位置,容易精准触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检测件包括压电元件或微机电压力芯片。当触控检测件为压电元件时,触控检测件检测用户触控操作的灵敏度及精度较高,厚度较薄。当触控检测件为微机电压力芯片时,由于微机电压力芯片的灵敏度及触控检测的精度较高,并且微机电压力芯片的成本较低,因此,触控检测件检测用户触控操作的灵敏度及精度较高,并且触控检测件的成本较低。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检测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沿所述内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多个触控检测件间隔排列在内表面上可简化壳体组件的制造工艺,并使壳体组件的外形更加美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等间距排列。等间距直线排列的触控检测件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所述触控检测件排列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组的每个所述触控检测件与第一组的相邻两个所述触控检测件之间的间隙对准。两组触控检测件间隔排列的方式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组件;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顶壁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通过触控检测模组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触控检测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在制作触控检测模组时,多个触控检测件可以先收容并固定在收容孔后,一次性安装在侧壁上,提高触控检测模组的制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提供基体,所述基体上形成有收容孔;在所述收容孔内填充触控检测件;安装电连接件至所述基体上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检测件,所述基体、所述触控检测件和所述电连接件组成触控检测模组;和将所述触控检测模组的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侧壁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在制造触控检测模组时,多个触控检测件先收容并固定在收容孔内,再一次性安装在侧壁上,提高触控检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和触控检测模组,所述触控检测模组包括基体、触控检测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侧壁上并形成有收容孔,所述触控检测件填充在所述收容孔内,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检测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检测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和触控检测模组,所述触控检测模组包括基体、触控检测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侧壁上并形成有收容孔,所述触控检测件填充在所述收容孔内,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检测件电连接,所述触控检测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电路板,所述触控检测件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检测件的相背两侧与所述基体的相背两侧分别齐平并分别形成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电路板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侧壁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电路板,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触控检测件位于所述侧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第一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电路板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线路连接;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内表面;或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内表面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表面露出;或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内表面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线路,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触控检测模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触控检测件的一侧与所述基体的一侧齐平并共同形成结合面,所述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栋郑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