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5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压电模组。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顶壁与底壁相背,顶壁开设有收容腔。侧壁连接顶壁与底壁。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压电模组设置在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收容腔内,压电模组用于发射超声波、在受到用户的触控时根据反射回的超声波产生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对用户的触控产生振动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在侧壁上设置有压电模组,压电模组既可作为超声波发射源以感测用户的触控,也可作为振动反馈源对用户的触控做出振动反馈,如此,不仅可以提示用户触控位置的准确性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压电模组的功能复用还可节约壳体组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机等电子装置采用超声波进行侧边触控检测时,超声波侧边触控的按键为虚拟按键,用户无法确切分辨自己的触控位置是否准确,用户体验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压电模组。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压电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用于发射超声波、在受到用户的触控时根据反射回的超声波产生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对所述用户的触控产生振动反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中的压电模组既可作为超声波发射源也可作为振动反馈源,在用户触控设置在侧壁上的压电模组时,压电模组既可感应用户的触控,还可对用户的触控做出振动反馈,如此,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触控位置的准确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压电模组的功能复用可节约壳体组件的制造成本。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及设置在所述压电元件上的电路板。压电元件位于内表面与电路板之间时,压电元件较为邻近侧面的外表面,对用户触控的感应更加灵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压电元件。电路板位于内表面与压电元件之间时,电路板可与内表面紧密贴合,可对电路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沿所述内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多个触控检测模组间隔排列在内表面上可简化壳体组件的制造工艺,并使壳体组件的外形更加美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所述压电模组等间距排列。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压电模组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电模组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组的每个所述压电模组与第一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压电模组之间的间隙对准。两组压电模组间隔排列的方式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产生所述电信号和所述压电模组产生所述振动反馈是分时进行的。压电模组分时进行发射、接收超声波的进程和做出振动反馈的进程,可以避免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进程与做出振动反馈的进程相互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组件、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顶壁并遮盖所述收容腔。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电模组产生超声波、根据所述电信号触发与所述触控对应的功能服务,及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压电模组产生振动反馈。电子装置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即可实现对电子装置的操作,避免实体按键与侧壁形成缝隙,实现了电子装置的一体化设计,提高电子装置的防水性能,并且增大了显示屏的设置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触控包括:所述用户一次触控所述压电模组;和/或所述用户以第一预设间隔时间多次触控所述压电模组。用户通过对一个压电模组触控一次或连续触控多次即可实现功能服务的触发。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触控包括:所述用户同时触控多个所述压电模组;和/或所述用户以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分时依次触控多个所述压电模组。用户可通过触控多个压电模组即可实现功能服务的触发。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每个所述触控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电模组,每个所述触控区域对应不同的功能服务。实现不同功能服务的压电模组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不同触控区域中,可以方便用户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8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压电模组的排列方式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区域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组件100。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和压电模组20。其中,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6及侧壁14,顶壁12与底壁16相背。顶壁12开设有收容腔122。侧壁14连接顶壁12与底壁16。侧壁14包括相背的内表面142和外表面146。压电模组20设置在内表面142上并收容在收容腔122内。压电模组20用于发射超声波、在受到用户的触控时根据反射回的超声波产生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对用户的触控产生振动反馈。具体地,压电模组20具有逆压电效应。当对压电模组20施加高频电压(例如,频率大于50KHZ的电压)时,压电模组20在高频电压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超声波并向外发射超声波。若手指触控设置有压电模组20的侧壁14,则手指会反射压电模组20发射的超声波并传递回给压电模组20,压电模组20接收到反射回的超声波后会形变并产生电信号。另外,当对压电模组20施加一定频率的电压(例如,频率为2KHZ的电压)时,压电模组20会发生振动。因此,在压电模组20感应到用户的触控产生电信号后,对压电模组20施加一定频率的电压(例如,频率为2KHZ的电压)以使压电模组20对用户的触控做出振动反馈。其中,压电模组20产生电信号和产生振动反馈是分时进行的。也即是说,在压电模组20产生完电信号后,才对压电模组20施加电压以使得压电模组20产生振动反馈。可以理解,压电模组20发射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的过程均会产生机械形变,压电模组20做出振动反馈时也会产生机械形变,为避免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进程与做出振动反馈的进程相互影响,因此,压电模组20必须分时进行发射、接收超声波的进程和做出振动反馈的进程。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中的压电模组20既可作为超声波发射源也可作为振动反馈源,在用户触控设置在侧壁14上的压电模组20时,压电模组20既可感应用户的触控,还可对用户的触控做出振动反馈,如此,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触控位置的准确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压电模组20的功能复用可节约壳体组件100的制造成本。请一并参阅图1至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模组20包括电路板22和压电元件24。其中,电路板22可以是柔性电路板22或刚性电路板22,压电元件24可由压电陶瓷或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PVDF)制成。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路板22与压电元件24之间的相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压电模组,所述压电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用于发射超声波、在受到用户的触控时根据反射回的超声波产生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对所述用户的触控产生振动反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压电模组,所述压电模组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用于发射超声波、在受到用户的触控时根据反射回的超声波产生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对所述用户的触控产生振动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及设置在所述压电元件上的电路板;或所述压电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压电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沿所述内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所述压电模组等间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电模组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栋郑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