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192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料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排料直振机构,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用于将杆头的实心端朝下摆放并输送所述杆头;至少一个旋转掉头机构,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的后端,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用于旋转所述杆头并将所述杆头的实心端朝上摆放;夹料摆放机构,所述夹料摆放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后端,所述夹料摆放机构用于将所述杆头摆放至料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装料系统,实现将杆头旋转掉头以及整齐摆放至料框上,有效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装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装料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飞速革新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行业,人力成本将会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内如何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和汽车的轻型化将会称为整个汽车行业二级供应商厂家立足的关键。汽车减振器的轴都是实心的,为了降低成本但不降低使用质量的情况下,采用两端为实心、中间为空心管,分体制造两个杆头之后通过摩擦焊接设备将两个杆头焊接完成。将杆头进入至摩擦焊接设备的前期工作,需要将杆头旋转掉头并整齐摆放至料框上,现阶段也有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关节机器人实用自动上下料,但是关节机器人成本过高,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使用这类方法实现自动化将加大前期的资金投入,对他们来说将会得不偿失。目前,整个过程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上下料、旋转排料和料框摆放等,所以对人力强度要求高,人力成本加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工作效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装料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排料直振机构,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用于将杆头的实心端朝下摆放并输送所述杆头;至少一个旋转掉头机构,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的后端,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用于旋转所述杆头并将所述杆头的实心端朝上摆放;夹料摆放机构,所述夹料摆放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后端,所述夹料摆放机构用于将所述杆头摆放至料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排料直振机构,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用于将杆头的实心端朝下摆放并输送所述杆头;至少一个旋转掉头机构,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排料直振机构的后端,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用于旋转所述杆头并将所述杆头的实心端朝上摆放;夹料摆放机构,所述夹料摆放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后端,所述夹料摆放机构用于将所述杆头摆放至料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直振机构包括有振动器、至少一个支撑板和至少一个输送滑槽,所述输送滑槽的后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所述输送滑槽的顶部用于插入所述杆头的实心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输送滑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输送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输送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振动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包括有机架体、第一驱动件和旋转筒体,所述机架体的前侧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排料直振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体并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机架体的后侧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排料口,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体,所述旋转筒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筒体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体旋转,所述旋转筒体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杆头的摆料腔,所述摆料腔能够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摆料腔能够与所述排料口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摆放机构包括有框架、第二驱动件、连接板、升降板、第三驱动件和磁性体,所述连接板滑设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框架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磁性体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旋转掉头机构的后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料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增辉赵从光白心宇郭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