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18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平面镜,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用于在确定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相对位置调整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发射自准直光源,并确定光斑位置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还用于当确定光斑位置不位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时,根据准直光源光斑的位置调整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倾斜量,使光斑返回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航空航天
,特别是涉及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的推广及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人造地球卫星也称人造卫星。目前,人造卫星是发展最快、用途最广的航天器。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好的、终端设备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所以激光通信成为星载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光学天线系统是星载激光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激光通信的进行,所以如何在装调激光通信光学天线时,精准的找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位置以实现激光通信的进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精准的找出表达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位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平面镜,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用于在确定所述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发射自准直光源,并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位置;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不位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时,根据所述准直光源光斑的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倾斜量,使所述光斑返回到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位置。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测角组件,设于光学天线的后端,用于调整所述平行光管水平位置,调整至平行光管光轴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共轴;所述第二测角组件,还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测角组件光轴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基准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等高。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二测角组件,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十字丝中心不与光学天线的十字分划板中心重合时,根据所述第二测角组件的测定结果调整所述光学天线的支撑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平行光管十字丝中心与光学天线的十字分划板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测角组件内的十字丝中心不与光学天线的十字分划板中心重合后,根据所述第一测角组件的测定结果调整所述光学天线的支撑工装的倾斜量。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十字分划板,安装于所述光学天线的镜筒内的次镜基准面上;其中所述光学天线安装于支撑工装上,所述支撑工装能实现所述光线天线的倾斜量和偏心量的调整。可选的,所述平面镜为刻有十字丝的半反半透平面镜,通过调整工装安装于光学天线镜筒出光口里侧;所述调整工装,用于实现所述平面镜的倾斜量和偏心量的调整。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光学天线包括:主镜组件以及次镜组件,且所述主镜组件以及次镜组件根据预设角度的倾角及预设位置安装于镜筒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包括:平面镜,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用于在确定所述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发射自准直光源,并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位置;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不位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时,根据所述准直光源光斑的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倾斜量,使所述光斑返回到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位置。本专利技术将光学天线出射光轴轴线精准的引出到刻有十字丝的平面镜上,完成光学天线的系统的装调工作,以实现精准地星载激光通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平面镜1,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2,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1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天线是星载激光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激光通信的进行,通过精准的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完成光学安装调试,以提高光学天线的性能,以完成星载激光通信的进行。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光学天线系统各个组件根据预设角度的倾角及预设位置摆放好后,启动平行光管光源作为光学天线的入射光。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测角组件2确定平行光管自带十字丝与平面镜1中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并判断所述相对位置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目的在于确定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是否经过平面镜1,且相交于平面镜1的十字丝位置。其中第一测角组件2为可以精准测量倾角与距离的测角仪器,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徕卡经纬仪。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测角组件2确定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1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人通过第一测角组件2观测目镜进行确定,确定相对位置值;在光学天线系统中安装光电传感器,平行光管光束与第一测角组件2光束在光点像面图中形成对应的光点,得到相应的坐标位置,并计算相对位置值,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对确定相对位置的方法不做限定。平面镜的调整工装3,用于在确定所述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需要预先设置距离阈值,以判断是否需要对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进行调整,预设距离阈值为一经验值,可进行认为设置,在具体设置时,不易设置的过大,若设置的过大,如0.1毫米(mm),距离值较大,则光学天线的出射光束光轴距离平面镜1中十字丝的位置越远,导致引出的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位置误差越大,会大大降低光学天线的性能;也不易设置的过小,如0.00001mm,此时保证了光学天线的调整精度,但同时会增加光学天线调试过程中的难度。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中可设距离阈值为0.0005mm、0.0001mm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高精度的完成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引出工作,应将平面镜1的偏心量调整至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用于在确定所述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发射自准直光源,并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位置;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不位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时,根据所述准直光源光斑的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倾斜量,使所述光斑返回到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出光学天线出射光束光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里侧;第一测角组件,用于设于光学天线的出光口的远端,用于确定所述平行光管内的十字丝与平面镜上的十字丝的相对位置;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用于在确定所述相对位置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偏心量,调整至所述相对位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测角组件,还用于发射自准直光源,并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位置;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光斑位置不位于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时,根据所述准直光源光斑的位置调整所述平面镜的调整工装的倾斜量,使所述光斑返回到所述平面镜上的十字丝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测角组件,设于光学天线的后端,用于调整所述平行光管水平位置,调整至平行光管光轴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共轴;所述第二测角组件,还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测角组件光轴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基准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测角组件光轴等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运滨赵海平汪逸群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航星光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