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97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飞机机动时合力与合力矩的要求,计算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机动所需舵面偏度;2)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机械操纵系统相对于飞机变形的偏离量;3)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飞机的座舱操纵位移及操纵力;4)根据飞机机动时的不同目标过载,重复步骤1-步骤3,得到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的座舱操纵位移、操纵力对对应目标过载的杆力梯度、杆位移梯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飞机在飞行中真实的机械操纵系统特性确定流程,以及真实的飞机机动操纵特性设计确定方法,保证了飞行与设计的一致性,修正了机械操纵系统特性误差,提高了飞机飞行的安全性,改善了操纵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操纵性稳定性设计
,尤其涉及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虽然采用电传输和光传输的操纵系统在现代飞机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采用机械系统操纵的飞机还是目前现役飞机里的主流。机械系统操纵的战斗机、轰炸机属于第二代飞机的技术,如前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和中国的歼-7、歼-8均采用液压助力机械操纵系统,虽然目前已成为主力军种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战斗机、轰炸机大量引入电传操纵系统,但是电传操纵系统中驱动机构(舵机)至放大机构(助力器)之间布置不合理时也会引起相对变形,而且机械系统操纵的飞机仍是是现役作战飞机以及大量民用、通用飞机里的主流。目前国内外对飞机机动操纵特性设计的描述中还未提到考虑飞机机体与机械系统相互变形的影响,虽然许多飞机根据试飞结果修正了飞机的系统,但是缺少系统性的确定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面、系统考虑及确定飞机机械操纵系统与飞机变形不同步对飞机机动操纵特性影响的方法,从而能够在确保飞机全任务剖面满足飞机机动操纵特性设计要求,预防和制止飞机在不同速度机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飞机机动时合力与合力矩的要求,计算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机动所需舵面偏度;步骤2: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机械操纵系统相对于飞机变形的偏离量;步骤3: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飞机的座舱操纵位移及操纵力;步骤4:根据飞机机动时的不同目标过载,重复步骤1-步骤3,得到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的座舱操纵位移、操纵力对对应目标过载的杆力梯度、杆位移梯度。

【技术特征摘要】
1.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飞机机动时合力与合力矩的要求,计算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机动所需舵面偏度;步骤2: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机械操纵系统相对于飞机变形的偏离量;步骤3: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飞机的座舱操纵位移及操纵力;步骤4:根据飞机机动时的不同目标过载,重复步骤1-步骤3,得到飞机机动时的纵、横、航向的座舱操纵位移、操纵力对对应目标过载的杆力梯度、杆位移梯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与机械操纵系统变形差异对机动操纵影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计算飞机机动过程中机械操纵系统相对于飞机变形的偏离量,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根据飞机飞行状态确定飞机沿机身纵向变形以及飞机沿机翼横向变形;步骤2.2:确定飞机机械操纵系统各安装点、转轴支点随飞机沿机身纵向变形以及飞机沿机翼横向变形后的空间位置变化量;步骤2.3:计算机械操纵系统在飞机上两个相邻的两个安装点、转轴支点之间的相对变形;步骤2.4:将机械操纵系统在飞机上所有相邻的两个安装点、转轴支点之间的相对变形求和,最终确定操纵系统在当前飞行状态的总变形,即确定偏离操纵系统设计理论值的偏离量;步骤2.5:根据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甘欣席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