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脱硫增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88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旋流式脱硫增效器,包括中间筒、第一套筒与第一旋流叶片,所述中间筒通过第一旋流叶片与第一套筒连接,所述第一旋流叶片在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旋流叶片上、下端面的第一导流孔,所述中间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内部的浆液,防止脱硫增效器内部形成的持液层过厚;中间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面,降低了设备阻力,提高设备对浆液分布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式脱硫增效器
本技术涉及湿法脱硫
,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脱硫增效器。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燃煤锅炉、钢铁、水泥等行业逐步展开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此背景下,旋流式脱硫增效器因其脱硫增效效果优,投资低,实施难度小,运行可靠、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脱硫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在公开号为“CN206276173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除尘脱硫增效器”,其包括气旋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旋筒内部的盲筒,盲筒上安装气旋叶片,烟气经过所述除尘脱硫增效器时,在气旋叶片与气旋筒的筒壁产生气液撞击与旋转流动,使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增效器时,气旋叶片与气旋筒的筒壁产生气液撞击使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与浆液互相碰撞团聚凝聚成大液滴,大液滴再被气旋筒表面液膜捕获达到去除粉尘颗粒物的净化目的,同时,由于烟气经过气旋叶片时,发生强烈的旋转流动,烟气的动能增加,烟气与喷淋浆液发生更强烈的碰撞,浆液的液膜更易被打破,从而加速SO2的脱除反应,从而提高脱除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些不足:1、盲筒的上下端面均为平面,这就使得提高了设备阻力,降低了设备对浆液的分布能力;2、脱硫浆液由上向下喷淋,喷淋而下的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流式脱硫增效器,包括中间筒、第一套筒与第一旋流叶片,所述中间筒通过第一旋流叶片与第一套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流叶片在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旋流叶片上、下端面的第一导流孔,所述中间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面;所述中间筒包括固定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部上、下两端的上活动部、下活动部,所述弧形面分别设置在上活动部与下活动部上;所述上活动部、下活动部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固定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式脱硫增效器,包括中间筒、第一套筒与第一旋流叶片,所述中间筒通过第一旋流叶片与第一套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流叶片在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旋流叶片上、下端面的第一导流孔,所述中间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面;所述中间筒包括固定部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部上、下两端的上活动部、下活动部,所述弧形面分别设置在上活动部与下活动部上;所述上活动部、下活动部分别通过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净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