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84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9
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包括固定箱和活动箱两部分。固定箱固定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上,内部排布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导向辊,回风口位于固定箱的上部;活动箱可根据接穿承印料膜需要实现开合动作,上部设置有进风口,下部设置有主回风口,闭合时与固定箱外侧紧密贴合而不会漏风。通过设置干燥装置活动箱的不同风嘴结构,形成不同的风嘴结构区,有针对性的设置承印料膜接触风量的面积,实现承印料膜表面油墨的快速固化,加快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干燥装置的热量利用率,降低了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能耗。同时,通过对出风口的合理布置,保证了干燥装置微负压的形成,降低了干燥装置有机气体的无组织排泄,更加清洁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烘干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机组式凹版印刷机采用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由颜料颗粒、固化颜料颗粒用的树脂和改善性能用的助剂等材料溶解或者悬浮分散在溶剂或水之中而成。要使转印到承印料膜上的“湿”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迅速固化在承印料膜表面而不发生沾脏,需经过干燥装置将其中的溶剂或水分快速蒸发掉。随着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凹版印刷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环保节能生产理念的不断深入,对烘干系统的热量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对凹版印刷机的热风干燥装置进行进一步优化。目前,针对市场需求提高印刷速度的关键就是要使承印物表面的油墨迅速固化,将溶剂或水分快速蒸发掉。现有具体做法是加长干燥箱体长度、提高风量及温度,结果导致送风风机加大,加热功率也随之加大,设备功耗增大,而且干燥箱变长导致四个角落风速不均匀,承印物固化有快有慢,出现颜色色差甚至形成废品,烘箱排风不畅形不成负压,气味散发到车间里,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包括固定箱和活动箱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固定箱固定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上,内部排布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导向辊,回风口位于固定箱的上部,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废气的部分回风;活动箱可根据接穿承印料膜需要实现开合动作,上部设置有进风口,下部设置有主回风口,闭合时与固定箱外侧紧密贴合而不会漏风,主回风口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的废气主要回风;活动箱包括内胆和封皮两部分,内胆上设置有前端V型风嘴区、中端多孔型风嘴区和末端V型风嘴区,前端V型风嘴区由若干前端V型风嘴组成,中端多孔型风嘴区由若干中端多孔型风嘴组成,末端V型风嘴区由若干末端多孔型风嘴组成,前端V型风嘴、中端多孔型风嘴和末端V型风嘴将热风吹向托覆于导向辊上的承印料膜;封皮与内胆共同形成活动箱需要的风路流向;活动箱上部的进风口紧贴封皮处设置有进风管道,活动箱内胆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活动箱下部的主回风口紧贴封皮处设置开有圆孔的回风腔。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V型风嘴和末端V型风嘴的结构相似,由上风板和下风板形成V型风嘴风腔,将热风吹向托覆于导向辊上的承印料膜;前端V型风嘴可产生高风速气流,起到印刷图案的定型作用;末段V型风嘴可迅速将承印料膜表面附着的残留溶剂气体或水蒸气吹散,降低承印料膜的溶剂或水分残留浓度,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中端多孔型风嘴风腔中的热风通过若干吹风孔吹向托覆于导向辊上的承印料膜,中段多孔型风嘴吹出的风速低,但风量大,加大了热风与承印料膜的接触面积,可快速烘干承印料膜表面油墨。由进风口进入内胆的热风在内胆及导流板的导流下按照设计的风路送入前端V型风嘴、中端多孔型风嘴或末端V型风嘴后吹向承印料膜,将热量传导给油墨层后迅速蒸发油墨里的溶剂或水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干燥装置活动箱的不同风嘴结构,形成前端V型风嘴区、中端多孔型风嘴区和末端V型风嘴区,有针对性的设置承印料膜接触风量的面积,实现承印料膜表面油墨的快速固化,加快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干燥装置的热量利用率,降低了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能耗。通过对出风口的合理布置,有效保证了干燥装置微负压的形成,降低了干燥装置有机气体的无组织排泄,更加清洁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箱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中前端V型风嘴14和末端V型风嘴9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中端多孔型风嘴1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的风路走向示意图。图符说明:1.承印料膜;2.导向辊;3.固定箱;4.回风口;5.活动箱;6.进风口;7.主回风口;8.末端V型风嘴区;9.末端V型风嘴;10.内胆;11.中端多孔型风嘴区;12.中端多孔型风嘴;13.前端V型风嘴区;14.前端V型风嘴;15.封皮;16.进风管道;17.导流板;18.回风腔;19.V型风嘴风腔;20.上风板;21.下风板;22.中端多孔型风嘴风腔;23.吹风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箱3和活动箱5两部分。固定箱3固定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上,内部排布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导向辊2,回风口4位于固定箱3的上部,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废气的部分回风;活动箱5可根据接穿承印料膜1需要实现开合动作,上部设置有进风口6,下部设置有主回风口7,闭合时与固定箱3外侧紧密贴合而不会漏风,主回风口7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废气的主要回风。图2为活动箱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活动箱5包括内胆10和封皮15两部分。内胆10上设置有前端V型风嘴区13、中端多孔型风嘴区11和末端V型风嘴区8,前端V型风嘴区13由若干前端V型风嘴14组成,中端多孔型风嘴区11由若干中端多孔型风嘴12组成,末端V型风嘴区8由若干末端多孔型风嘴9组成,前端V型风嘴14、中端多孔型风嘴12和末端多孔型风嘴9将热风吹向托覆于导向辊2的承印料膜1上;封皮15与内胆10共同形成活动箱5需要的风路流向。活动箱5上部的进风口6紧贴封皮15处设置有进风管道16,活动箱内胆10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17,活动箱5下部的主回风口7紧贴封皮15处设置有开有圆孔的回风腔18。图4是图2中前端V型风嘴14和末端V型风嘴9的结构示意图,前端V型风嘴14和末端V型风嘴9的结构相似,由上风板20和下风板21形成V型风嘴风腔19,将热风吹向托覆于导向辊2上的承印料膜1上。前端V型风嘴14可产生高风速气流,起到印刷图案的定型作用;末段V型风嘴9可迅速将承印料膜1表面附着的残留溶剂气体或水蒸气吹散,降低承印料膜1的溶剂或水分残留浓度,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图5是图2中中端多孔型风嘴12的结构示意图,中端多孔型风嘴12上设置有中端多孔型风嘴风腔22,中端多孔型风嘴风腔22中的热风通过若干吹风孔23吹向托覆于导向辊2上的承印料膜1上。中段多孔型风嘴12吹出的风速低,风量大,加大了热风与承印料膜1的接触面积,可快速烘干承印料膜1的表面油墨。图6是图2中的风路走向示意图,由进风口6进入内胆10的热风在内胆10及导流板17的导流下按照设计的风路送入前端V型风嘴14、中端多孔型风嘴12或末端V型风嘴9后吹向承印料膜1,将热量传导给油墨层后迅速蒸发油墨里的溶剂或水分。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通过设置干燥装置活动箱的不同风嘴结构,形成前端V型风嘴区、中端多孔型风嘴区和末端V型风嘴区,有针对性的设置承印料膜接触风量的面积,实现承印料膜表面油墨的快速固化,加快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干燥装置的热量利用率,降低了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能耗。通过对出风口的合理布置,有效保证了干燥装置微负压的形成,降低了干燥装置有机气体的无组织排泄,更加清洁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包括固定箱和活动箱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固定箱固定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上,内部排布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导向辊,回风口位于固定箱的上部,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废气的部分回风;活动箱可根据接穿承印料膜需要实现开合动作,上部设置有进风口,下部设置有主回风口,闭合时与固定箱外侧紧密贴合而不会漏风,主回风口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的废气主要回风;活动箱包括内胆和封皮两部分,内胆上设置有前端V型风嘴区、中端多孔型风嘴区和末端V型风嘴区,前端V型风嘴区由若干前端V型风嘴组成,中端多孔型风嘴区由若干中端多孔型风嘴组成,末端V型风嘴区由若干末端多孔型风嘴组成,前端V型风嘴、中端多孔型风嘴和末端V型风嘴将热风吹向托覆于导向辊上的承印料膜;封皮与内胆共同形成活动箱需要的风路流向;活动箱上部的进风口紧贴封皮处设置有进风管道,活动箱内胆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活动箱下部的主回风口紧贴封皮处设置开有圆孔的回风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版印刷机干燥装置,包括固定箱和活动箱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固定箱固定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上,内部排布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导向辊,回风口位于固定箱的上部,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废气的部分回风;活动箱可根据接穿承印料膜需要实现开合动作,上部设置有进风口,下部设置有主回风口,闭合时与固定箱外侧紧密贴合而不会漏风,主回风口用于含有溶剂或水分的废气主要回风;活动箱包括内胆和封皮两部分,内胆上设置有前端V型风嘴区、中端多孔型风嘴区和末端V型风嘴区,前端V型风嘴区由若干前端V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玉柴嘉鹏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制版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