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良东专利>正文

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848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及其应用,包括设置于两侧的进出料抑制器及位于其间的微波加热腔体,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包括抑制器上组件和抑制器下组件,其由气缸组件控制其开关,所述气缸组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方设置有微波源,其下方设置有馈能系统,所述微波加热腔体正面设置有控制柜,其背面为微波炉门组件,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外侧还设置有外托辊。本系统充分利用微波加热快速、均匀等特点,可解决传统水墨带干燥过程中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具有性能先进、稳定性高、结构独特,操作简便安全,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及其在印刷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微波干燥是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干燥时,微波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能,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加热,不需要热传导,所以加热速度非常快,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干燥速度可缩短数百倍。同时不管物体任何形状,由于物体的介质内外同时加热,物料的内外温差小,加热均匀,不会产生常规加热中出现外焦内生的状况,使干燥质量大大提高。印刷机的水墨带在使用中,干燥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水性油墨主要以水为介质,所以干燥会很缓慢。为加快水墨带干燥速度,可利用导纸辊发热进行干燥处理,或增强烘箱空气的对流速度,加快印刷品干燥速度,但水性油墨干燥太快又会转移不良,易造成堵版,印记边缘出现锯齿状,油墨干结到印版表面。故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一款针对印刷机水墨带干燥的设备,以解决传统水墨带干燥过程中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及其应用,本微波加热干燥系统结合目前先进的微波加热设备结构理念,适用于印刷机水墨带微波干燥。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侧的进出料抑制器及位于其间的微波加热腔体,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包括抑制器上组件和抑制器下组件,其由气缸组件控制其开关,所述气缸组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方设置有微波源,其下方设置有馈能系统,所述微波加热腔体正面设置有控制柜,其背面为微波炉门组件,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外侧还设置有外托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波加热腔体包括设置于其内的内腔托辊组件及排湿抑制组件、测温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波源为安装于微波加热腔体顶端的若干不同朝向的微波发生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馈能系统包括若干连续式可调开关电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柜上方设置有触摸屏。上述任一项所述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在印刷机水墨带微波干燥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有:本系统充分利用微波加热快速、均匀等特点,可解决传统水墨带干燥过程中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具有性能先进、稳定性高、结构独特,操作简便安全,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效果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柜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出料抑制器;11-抑制器上组件;12-抑制器下组件;21-微波源;22-馈能系统;3-气缸组件;31-气缸;4-微波加热腔体;41-微波炉门组件;42-内腔托辊组件;43-排湿抑制组件;44-测温组件;5-外托辊;6-控制柜;61-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5,一种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侧的进出料抑制器1及位于其间的微波加热腔体4,进出料抑制器1的外侧设置有外托辊5。微波加热腔体4上方设置有微波源21,其下方设置有馈能系统22,微波加热腔体4正背面为微波炉门组件41,控制柜6独立设置于一侧,其上方为触摸屏61。其中,进出料抑制器1包括抑制器上组件11和抑制器下组件12,并由气缸组件3控制其开关,气缸组件3另一端支撑于微波加热腔体4侧壁上,在气缸31作用下进出料抑制器1上组件的盖板打开或闭合。上述的微波加热腔体4包括设置于其内的内腔托辊组件42及排湿抑制组件43、测温组件44。内腔托辊组件42与外托辊5配合完成水墨印刷带依次从进料端抑制器→微波加热腔体4→出料端抑制器的进出料。排湿抑制组件43选用排湿风机,测温组件44用于微波加热腔体4内环境温度的测定。微波加热腔体4上方的微波源21为安装于微波加热腔体4顶端的6个不同朝向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选用磁控管。微波加热腔体4下方的馈能系统22包括多个连续式可调开关电源,电源采用380V±5%/50Hz,三相五线,额定输入≤10KVA。电源线采用5×2.5mm2软铜线接入。本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微波输出功率:0.25~6.0kW连续可调;微波工作频率:2450MHz±50MHz;输入电源:380VAC±5%,50Hz,三相五线;额定输入:10KVA;工作温度:≤200℃;干燥脱水量:~6kg/h;腔内尺寸:~520mm(L)×1262mm(W)×459mm(H);托辊尺寸:φ80mm×1060mm×4支;抑制器尺寸:~520mm(L)×1160mm(W)×110mm(H);控制柜6尺寸:~500mm(L)×360mm(W)×1000mm(H);设备外型尺寸:~1762mm(L)×1550mm(W)×960mm(H)。实施例2一种实施例1中的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在印刷机水墨带干燥中的应用。使用条件:电源:380V±5%/50Hz,三相五线,额定输入≤10KVA。电源线采用5×2.5mm2软铜线接入,内带地线2.5mm2,要求接地电阻≤4Ω。地面平整,高低差别小于10mm,地面刚性垫层大于50mm。地面砼基础长宽大于设备投影长宽的200mm。环境:15~40℃,相对湿度:≤60%,周围无腐蚀性气体,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度,经常存在过多的灰尘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磁控管冷却水:清洁软水≥3L/min,进水温度5~25℃,总硬度<60mg/L。实施例3一种设置有实施例1中的微波加热干燥系统的印刷机。该印刷机可解决传统水墨带干燥过程中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具有性能先进、稳定性高、结构独特,操作简便安全,效率高等优点。实施例4一种微波加热干燥方法。a.点击触摸屏61中【进料开】键,进料端抑制器上组件11会在其对应的气缸组件3的作用下缓慢开启,当其开启到最大位置时,【进料上限】指示灯变绿,【进料下限】指示灯为红色。同时,手动打开微波加热腔体4的前后炉门,此时触摸屏61上【前门开关】、【后门开关】指示灯灯由绿色变为红色。相同的,点击触摸屏61中【出料开】键,出料端抑制器上组件11会在其对应的气缸组件3的作用下缓慢开启,当其开启到最大位置时,【出料上限】指示灯变绿,【出料下限】指示灯为红色。b.水墨印刷带依次从进料端抑制器→微波加热腔体4→出料端抑制器穿过。c.点击触摸屏61中【进料关】键,进料端抑制器上组件11会在其对应的气缸组件3的作用下缓慢关闭,当其关闭到最下位置时,【进料下限】指示灯变绿,【进料上限】指示灯为红色。同时,手动关闭微波加热腔体4的前后炉门,锁紧,此时触摸屏61上【前门开关】、【后门开关】指示灯灯由红色变为绿色。相同的,点击触摸屏61中【出料关】键,出料端抑制器上组件11会在其对应的气缸组件3的作用下缓慢关闭,当其关闭到最下位置时,【出料下限】指示灯变绿,【出料上限】指示灯为红色。d.再次确认【冷却水】、【急停信号】、【磁控管温度】、【缺相】、【前门开关】、【后门开关】、【进料下限】、【出料下限】、【进料关】、【出料关】等指示灯为绿色,说明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微波功率才可在设定功率数值下进行微波输出。e.在触摸屏61中点击【设定功率】键,输入设定微波功率数值(250~6000),点击【启动】键,磁控管进入【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侧的进出料抑制器及位于其间的微波加热腔体,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包括抑制器上组件和抑制器下组件,其由气缸组件控制其开关,所述气缸组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方设置有微波源,其下方设置有馈能系统,所述微波加热腔体正面设置有控制柜,其背面为微波炉门组件,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外侧还设置有外托辊,所述微波加热腔体包括设置于其内的内腔托辊组件及排湿抑制组件、测温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波加热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侧的进出料抑制器及位于其间的微波加热腔体,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包括抑制器上组件和抑制器下组件,其由气缸组件控制其开关,所述气缸组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所述微波加热腔体上方设置有微波源,其下方设置有馈能系统,所述微波加热腔体正面设置有控制柜,其背面为微波炉门组件,所述进出料抑制器外侧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东董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董良东董云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