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84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过滤系统,该污泥过滤系统包括:浓缩污水处理器;污水沉降部,污水沉降部内部装有待处理污水;沉降主管路、第一引流泵、第一过滤器,其中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沉降主管路上,并位于第一引流泵与污水沉降部之间,以对沉降主管路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滤器上,以检测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第一冲洗管路,第一冲洗管路与第一过滤器相连通;冲洗泵,冲洗泵与第一冲洗管路连通,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出现堵塞时,冲洗泵向第一冲洗管路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进行冲洗,省去了拆卸第一过滤器进行清洗的步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了持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泥过滤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煤浆气化工艺流程中,水系统中的固体不溶物经过闪蒸系统浓缩、沉降槽沉降后,含渣污水通过机泵输送至污泥脱水系统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细渣外运处理。由于含渣污水中固含量高,运行中细渣在管道沉积经常发生过滤器堵塞的问题,目前处理措施只能通过拆卸过滤器,人工清洗的方式处理,冲洗水就地排放,造成环境卫生难处理、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影响生产的连续运行,对稳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过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泥过滤系统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过滤系统,该污泥过滤系统包括:浓缩污水处理器;污水沉降部,污水沉降部内部装有待处理污水;沉降主管路,沉降主管路的第一端与污水沉降部连通,沉降主管路的第二端与浓缩污水处理器连通;第一引流泵,第一引流泵设置在沉降主管路上,以将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浓缩污水处理器;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沉降主管路上,并位于第一引流泵与污水沉降部之间,以对沉降主管路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滤器上,以检测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第一冲洗管路,第一冲洗管路与第一过滤器相连通;冲洗泵,冲洗泵与第一冲洗管路连通,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出现堵塞时,冲洗泵向第一冲洗管路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进行冲洗。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沉降主管路上,并设置在污水沉降部与第一过滤器之间,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出现堵塞时,第一控制阀关闭,冲洗泵向第一冲洗管路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进行冲洗。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沉降辅管路,沉降辅管路的第一端与污水沉降部连通,沉降辅管路的第二端与浓缩污水处理器连通;第二引流泵,第二引流泵设置在沉降辅管路上,以将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浓缩污水处理器;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沉降辅管路上,并位于第二引流泵与污水沉降部之间,以对沉降辅管路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沉降辅管路上,并设置在污水沉降部与第二过滤器之间;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出现堵塞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二引流泵工作,以将沉降辅管路内的污水泵送到浓缩污水处理器中。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滤器上,以检测第二过滤器是否堵塞;第二冲洗管路,第二冲洗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过滤器及冲洗泵相连通;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过滤器发生堵塞时,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一引流泵工作,以将沉降主管路内的污水泵送到浓缩污水处理器中,冲洗泵通过第二冲洗管路对第二过滤器进行冲洗。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冲洗控制阀,第一冲洗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冲洗管路上,并位于第一过滤器与冲洗泵之间。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二冲洗控制阀,第二冲洗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冲洗管路上,并位于第二过滤器与冲洗泵之间。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冲洗水接入管路,冲洗水接入管路包括第一接入支路和第二接入支路,第一接入支路与沉降主管路相连通,第一接入支路与沉降主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引流泵与第一过滤器之间,第二接入支路与沉降辅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二引流泵与第二过滤器之间。进一步地,第一接入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接入阀,第二接入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接入阀。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排污管路,排污管路的第一端与冲洗泵连通,排污管路的第二端与浓缩污水处理器连通。进一步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测试管路,第一测试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沉降主管路及污水沉降部相连通,第一测试管路与沉降主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器与浓缩污水处理器之间;第二测试管路,第二测试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沉降辅管路及污水沉降部相连通,第二测试管路与沉降辅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二过滤器与浓缩污水处理器之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的污泥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一冲洗管路及冲洗泵,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时,冲洗泵向第一冲洗管路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及时进行冲洗,省去了拆卸第一过滤器进行清洗的步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了持续工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污泥过滤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浓缩污水处理器;20、污水沉降部;30、沉降主管路;31、第一引流泵;32、第一过滤器;33、第一检测装置;34、第一冲洗管路;35、冲洗泵;36、第一控制阀;37、第二控制阀;40、沉降辅管路;41、第二引流泵;42、第二过滤器;43、第二检测装置;44、第二冲洗管路;45、第一冲洗控制阀;46、第二冲洗控制阀;47、第一接入阀;48、第二接入阀;50、排污管路;51、第一测试管路;52、第二测试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由于含渣污水中固含量高,运行中细渣在管道沉积经常发生过滤器堵塞的问题,目前处理措施只能通过拆卸过滤器,人工清洗的方式处理,冲洗水就地排放,造成环境卫生难处理、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影响生产的连续运行,对稳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过滤系统,该污泥过滤系统包括浓缩污水处理器10、污水沉降部20、沉降主管路30、第一引流泵31、第一过滤器32、第一检测装置33、第一冲洗管路34和冲洗泵35,其中,污水沉降部20内部装有待处理污水;沉降主管路30的第一端与污水沉降部20连通,沉降主管路30的第二端与浓缩污水处理器10连通;第一引流泵31设置在沉降主管路30上,以将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浓缩污水处理器10;第一过滤器32设置在沉降主管路30上,并位于第一引流泵31与污水沉降部20之间,以对沉降主管路30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检测装置33设置在第一过滤器32上,以检测第一过滤器32是否堵塞;第一冲洗管路34与第一过滤器32相连通;冲洗泵35与第一冲洗管路34连通,当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冲洗泵35向第一冲洗管路34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32进行冲洗。为了实现对沉降主管路的通断控制的同时,实现对第一冲洗管路的通断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36,第一控制阀36设置在沉降主管路30上,并设置在污水沉降部20与第一过滤器32之间,当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第一控制阀36关闭,冲洗泵35向第一冲洗管路34泵送冲洗水,以对第一过滤器32进行冲洗。为了保证污泥过滤系统的持续工作,本实施例中的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沉降辅管路40、第二引流泵41、第二过滤器42,沉降辅管路40的第一端与污水沉降部20连通,沉降辅管路40的第二端与浓缩污水处理器10连通;第二引流泵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污水处理器(10);污水沉降部(20),所述污水沉降部(20)内部装有待处理污水;沉降主管路(30),所述沉降主管路(30)的第一端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连通,所述沉降主管路(30)的第二端与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连通;第一引流泵(31),所述第一引流泵(31)设置在所述沉降主管路(30)上,以将所述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第一过滤器(32),所述第一过滤器(32)设置在所述沉降主管路(3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引流泵(31)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之间,以对所述沉降主管路(30)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检测装置(33),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32)上,以检测所述第一过滤器(32)是否堵塞;第一冲洗管路(34),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2)相连通;冲洗泵(35),所述冲洗泵(35)与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连通,当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所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所述冲洗泵(35)向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泵送冲洗水,以对所述第一过滤器(32)进行冲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污水处理器(10);污水沉降部(20),所述污水沉降部(20)内部装有待处理污水;沉降主管路(30),所述沉降主管路(30)的第一端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连通,所述沉降主管路(30)的第二端与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连通;第一引流泵(31),所述第一引流泵(31)设置在所述沉降主管路(30)上,以将所述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第一过滤器(32),所述第一过滤器(32)设置在所述沉降主管路(3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引流泵(31)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之间,以对所述沉降主管路(30)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检测装置(33),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32)上,以检测所述第一过滤器(32)是否堵塞;第一冲洗管路(34),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2)相连通;冲洗泵(35),所述冲洗泵(35)与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连通,当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所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所述冲洗泵(35)向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泵送冲洗水,以对所述第一过滤器(32)进行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36),所述第一控制阀(36)设置在所述沉降主管路(30)上,并设置在所述污水沉降部(20)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2)之间,当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所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6)关闭,所述冲洗泵(35)向所述第一冲洗管路(34)泵送冲洗水,以对所述第一过滤器(32)进行冲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沉降辅管路(40),所述沉降辅管路(40)的第一端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连通,所述沉降辅管路(40)的第二端与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连通;第二引流泵(41),所述第二引流泵(41)设置在所述沉降辅管路(40)上,以将所述待处理污水泵送至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第二过滤器(42),所述第二过滤器(42)设置在所述沉降辅管路(40)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引流泵(41)与所述污水沉降部(20)之间,以对所述沉降辅管路(40)内部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污泥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37),所述第二控制阀(37)设置在所述沉降辅管路(40)上,并设置在所述污水沉降部(20)与所述第二过滤器(42)之间;当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3)检测到所述第一过滤器(32)出现堵塞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6)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37)打开,所述第二引流泵(41)工作,以将所述沉降辅管路(40)内的污水泵送到所述浓缩污水处理器(10)中。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飞夏道祥杜善明李国锋吴国祥高文刚刘义杨海永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