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切边机
本专利技术一种油压切边机,属于切边机
技术介绍
不论是金属、塑料或是其它材料的盒盖类产品,冲压成形后的产品由于边缘不平整,往往都需要将带有余料的产品进行切边。一般而言,对于金属拉伸件进行切边,利用普通冲床完成切边工序,需要经过切边、修整的步骤。需要根据该拉伸件的形状,特点,在冲床上需要分数次的切边的过程,这种切边工序存在的问题是: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操作普通冲床反复工作,且依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由于金属拉伸件经过切边加工后边缘不平整,需要切去多余边料进行修整。目前,对于切边、修整的工艺,大部分方法都是采用一个内模和一个外模按四个方向,在冲床上分四次切边,这种切边存在的问题是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模具易损坏,特别是当边缘余料高低不一致,或带有圆弧等拉伸件的产品,切边工序更为复杂,模具制作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压切边机,实现一次性切边,而且自动上下料,方便快捷,模具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压切边机,包括底座、架体、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压切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架体(2)、驱动机构(3)、上模具(4)、下模具(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清扫机构(8)和废料导槽(9),所述架体(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架体(2)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5)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3)和底座(1)之间的架体(2)上,且所述上模具(4)位于下模具(5)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3)与上模具(4)连接在一起,驱动上模具(4)上下移动,对放置于下模具(5)上的产品进行切边;所述上料机构(6)位于下模具(5)的下侧,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驱动器(61)、滑块(62)和导轨(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切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架体(2)、驱动机构(3)、上模具(4)、下模具(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清扫机构(8)和废料导槽(9),所述架体(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架体(2)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5)分别设置在驱动机构(3)和底座(1)之间的架体(2)上,且所述上模具(4)位于下模具(5)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3)与上模具(4)连接在一起,驱动上模具(4)上下移动,对放置于下模具(5)上的产品进行切边;所述上料机构(6)位于下模具(5)的下侧,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驱动器(61)、滑块(62)和导轨(63),所述驱动器(61)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且所述驱动器(6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下模具(5)上,至少两个所述滑块(62)的上部与下模具(5)的下侧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62)的下部匹配的设置在导轨(63)上,所述导轨(63)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通过驱动器(61)驱动下模具(5)沿导轨(63)移动,将下模具(5)从架体(2)内拉出或推回,便于上料或废渣卸料;所述下料机构(7)设置在架体(2)上,且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顶料模块(71)和接料模块(72),所述顶料模块(71)位于上模具(4)和驱动机构(3)之间,所述顶料模块(71)包括顶料弹簧(711)、顶板(712)、顶针(713)和导杆(714),两个导杆(714)竖直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顶板(712)活动套装在导杆(714)上,且所述顶板(712)位于上模具(4)上方,所述顶板(712)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多个顶针(713),所述顶板(712)的上端与驱动机构(3)之间设置有顶料弹簧(711),所述顶针(713)与设置在上模具(4)上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通过顶针(713)将嵌于上模具(4)内的切边产品从上模具(4)内顶出;所述接料模块(72)设置在架体(2)外侧,所述接料模块(72)包括托板(721)、连杆机构(722)和接料气缸(723),所述连杆机构(722)为多连杆结构,所述连杆机构(722)的上端连接在架体(2)上,所述连杆机构(722)的下端连接在托板(721)上,所述接料气缸(723)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接料气缸(723)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杆机构(722)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其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震界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