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自动翻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6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自动翻身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左右两部沿轴向均开有调节槽;所述的右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螺杆右端固定安装的摇把;调节板顶端中部沿竖向开有支撑槽;支撑槽内均匀滑动安装有支撑块;位于支撑槽前部的支撑块与支撑槽固定连接;在启动槽内,启动螺杆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定位板;启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皮带轮;主皮带轮与从皮带轮通过弹性皮带缠绕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翻身枕在使用时,翻身板可以伸缩,使用范围大,且翻身板在拉伸后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小,通风、透气性好,且通过电机驱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伸缩自动翻身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翻身枕作为护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护士在执行翻身操作时会在病人身后放置翻身枕,以达到支持左右侧卧体位和使患者舒适的目的。传统的翻身枕只起到支撑的作用,且翻身枕在对患者进行支撑时翻身枕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大,透气性差,且翻身枕规格一定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伸缩自动翻身枕。翻身枕在使用时,翻身板可以伸缩,使用范围大,且翻身板在拉伸后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小,通风、透气性好,且通过电机驱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伸缩自动翻身枕,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左右两部沿轴向均开有调节槽;调节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分别穿过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壁,且转动配合;左右两部的调节螺杆均安装有调节装置;左右两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右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螺杆右端固定安装的摇把;调节螺杆外侧面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顶端中部沿竖向开有支撑槽;支撑槽内均匀滑动安装有支撑块;位于支撑槽前部的支撑块与支撑槽固定连接;支撑块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翻身板;支撑槽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穿过调节板后侧壁,且转动配合;翻身板左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接触板一端与翻身板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接触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型板;相邻两个翻身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启动槽内安装有翻身机构;所述的翻身机构包括与启动槽内转动连接的启动螺杆;启动螺杆穿过翻身板右侧壁,且转动配合;启动螺杆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从皮带轮;在启动槽内,启动螺杆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另一端与定型板固定连接;调节板顶端前部固定安装有启动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皮带轮;主皮带轮与从皮带轮通过弹性皮带缠绕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可伸缩自动翻身枕的左部的翻身板左侧壁与右部的翻身板右侧壁均安装有皮带顶紧装置;所述的右部的皮带顶紧装置包括与翻身板右侧壁均匀转动安装的支撑管;支撑管内转动套接有支撑杆;支撑管内套接有扭簧;扭簧一端与翻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弹性皮带接触连接;左部的皮带顶紧装置与右部的皮带顶紧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可伸缩自动翻身枕的接触板与定型板均为橡胶材质。本技术与传统翻身枕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转动顶紧螺栓,使顶紧螺栓在调节槽内移动,从而推动支撑块,并带动支撑块上的翻身板移动,压缩压簧,从而调节翻身板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身长,同时因为翻身板之间存在间距因此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使透气性更好,更容易通风;2、在翻身板的位置确定之后,根据患者的侧卧方向的不同转动转动不同方位的摇把,摇把在转动时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调节螺杆转动啮合丝杠螺母在调节槽内移动,从而调整调节板的位置,使翻身板上的接触板与患者接触,因为接触板为弧形,且为橡胶材质,因此在对患者接触时,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3、在调节板的位置确定之后,将启动电机通电转动,启动电机转动时带动主皮带轮转动,主皮带轮通过弹性皮带带动从皮带轮转动,从皮带轮带动启动螺杆转动,启动螺杆转动啮合滑块且在启动螺杆上滑动,从而推动定位板位置移动同时在滑块上发生角度变化,推动定型板倾斜,从而与患者接触并支撑,定型板与患者接触之后因为定型板为橡胶材质,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支撑时,定型板根据患者的受力发生形变,从而使患者使用更舒适;4、在弹性皮带在对从传动皮带轮传递力时,弹性皮带处在紧绷状态,当弹性皮带出现松动时,因为导向轮受支撑杆上的扭簧提供的转动力,在当弹性皮带出现松动时,导向轮不受力的限制,即扭簧不受限制带动支撑杆在支撑管内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改变导向轮的位置,使导向轮始终与弹性皮带接触,使弹性皮带处在紧绷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拉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板拉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板拉伸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调节槽;3、调节螺杆;4、摇把;5、丝杠螺母;6、调节板;7、支撑槽;8、支撑块;9、翻身板;10、接触板;11、定型板;12、压簧;13、启动螺杆;14、从皮带轮;15、滑块;16、定位板;17、启动电机;18、主皮带轮;19、弹性皮带;20、支撑管;21、支撑杆;22、扭簧;23、连接杆;24、导向轮;25、顶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可伸缩自动翻身枕,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顶端左右两部沿轴向均开有调节槽2;调节槽2内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分别穿过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壁,且转动配合;左右两部的调节螺杆3均安装有调节装置;左右两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右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螺杆3右端固定安装的摇把4;调节螺杆3外侧面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5;丝杠螺母5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顶端中部沿竖向开有支撑槽7;支撑槽7内均匀滑动安装有支撑块8;位于支撑槽7前部的支撑块8与支撑槽7固定连接;支撑块8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翻身板9;支撑槽7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5;顶紧螺栓25穿过调节板6后侧壁,且转动配合;翻身板9左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一端与翻身板9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接触板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型板11;相邻两个翻身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2;启动槽内安装有翻身机构;所述的翻身机构包括与启动槽内转动连接的启动螺杆13;启动螺杆13穿过翻身板9右侧壁,且转动配合;启动螺杆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从皮带轮14;在启动槽内,启动螺杆13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另一端与定型板11固定连接;调节板6顶端前部固定安装有启动电机17;启动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皮带轮18;主皮带轮18与从皮带轮14通过弹性皮带19缠绕连接;左部的翻身板9左侧壁与右部的翻身板9右侧壁均安装有皮带顶紧装置;所述的右部的皮带顶紧装置包括与翻身板9右侧壁均匀转动安装的支撑管20;支撑管20内转动套接有支撑杆21;支撑管20内套接有扭簧22;扭簧22一端与翻身板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21固定连接;支撑杆21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轮24;导向轮24与弹性皮带19接触连接;左部的皮带顶紧装置与右部的皮带顶紧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接触板10与定型板11均为橡胶材质。在使用时将支撑板1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在患者卧床后,患者将支撑板1压在身体下,而当支撑板1对患者进行支撑时,因为支撑板1的硬性支撑,可以在支撑板1上铺上床单等以减少硬性支撑,使患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而当患者长时间卧床后,在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启动装置对患者进行翻身;在将患者翻身之后,转动顶紧螺栓25,顶紧螺栓25推动支撑槽7内的支撑块8滑动,从而推动翻身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自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顶端左右两部沿轴向均开有调节槽(2);调节槽(2)内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分别穿过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壁,且转动配合;左右两部的调节螺杆(3)均安装有调节装置;左右两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右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螺杆(3)右端固定安装的摇把(4);调节螺杆(3)外侧面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5);丝杠螺母(5)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顶端中部沿竖向开有支撑槽(7);支撑槽(7)内均匀滑动安装有支撑块(8);位于支撑槽(7)前部的支撑块(8)与支撑槽(7)固定连接;支撑块(8)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翻身板(9);支撑槽(7)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5);顶紧螺栓(25)穿过调节板(6)后侧壁,且转动配合;翻身板(9)左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一端与翻身板(9)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接触板(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型板(11);相邻两个翻身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2);启动槽内安装有翻身机构;所述的翻身机构包括与启动槽内转动连接的启动螺杆(13);启动螺杆(13)穿过翻身板(9)右侧壁,且转动配合;启动螺杆(13)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从皮带轮(14);在启动槽内,启动螺杆(13)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另一端与定型板(11)固定连接;调节板(6)顶端前部固定安装有启动电机(17);启动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皮带轮(18);主皮带轮(18)与从皮带轮(14)通过弹性皮带(19)缠绕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自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顶端左右两部沿轴向均开有调节槽(2);调节槽(2)内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分别穿过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壁,且转动配合;左右两部的调节螺杆(3)均安装有调节装置;左右两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右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螺杆(3)右端固定安装的摇把(4);调节螺杆(3)外侧面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5);丝杠螺母(5)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顶端中部沿竖向开有支撑槽(7);支撑槽(7)内均匀滑动安装有支撑块(8);位于支撑槽(7)前部的支撑块(8)与支撑槽(7)固定连接;支撑块(8)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翻身板(9);支撑槽(7)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25);顶紧螺栓(25)穿过调节板(6)后侧壁,且转动配合;翻身板(9)左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的接触板(10);接触板(10)一端与翻身板(9)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接触板(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型板(11);相邻两个翻身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2);启动槽内安装有翻身机构;所述的翻身机构包括与启动槽内转动连接的启动螺杆(13);启动螺杆(13)穿过翻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剑慧郑桂香冯琴花蕾王艳卜明李萍李婷婷仇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