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压疮翻身枕。所述一种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且底面与坡面之间的夹角a为28-32°,在靠近枕芯一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缺口,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减压,又能贴合人体背部,确保患者翻身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防压疮翻身枕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翻身枕作为护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护士在执行翻身操作时会在患者身后放置一个翻身枕,以达到支持左右侧卧体位的目的。现有普通的翻身枕在使用时骶尾部和臀部不能有效的腾空,达不到很好的局部减压的作用,长时间使用也会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进行压迫,容易引起压疮;同时普通的翻身枕为硬质海绵,不能很好的贴合病人背部,使得脊柱不易于保持固定的生理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翻身时保持患者舒适的防压疮翻身枕,该翻身枕可以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减压,又能贴合人体背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且底面与坡面之间的夹角a为28-32°,在靠近枕芯一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缺口,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相匹配的缺口。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缺口为方形缺口或弧形缺口,开设在靠近枕芯边缘8-10cm的位置。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枕芯采用慢弹性记忆棉枕芯,其坡面为凸起的弧形状,且坡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a为3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枕芯的长度为70-80cm、宽度35-45cm、最高端的高度为25-30cm;所述缺口(3)的长20_30cm、宽15_25cm ;包覆在枕芯外部的枕套的长、宽、高均比枕芯大0.5-lcm,对应开设的缺口长和宽均比枕芯上的缺口大0.5-lc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枕套为棉质枕套,在枕套底面设有尼龙搭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设置成一侧低一侧高的倾斜状,可以很好的支撑患者背部的;(2)在靠近本技术的一端较低的部位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对应患者骶尾部和臀部,可以使患者翻身时,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的腾空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减压;(3)本技术的填充物采用慢回弹记忆棉,具有温感减压的特性,当人体接触枕体时,枕体就会对人体温度进行感应,逐渐变软,同时又吸收了人体压力,能有效贴合人体背部,使得脊柱保持固定的生理弯曲,从而将人体调整到最舒适的姿势状态。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减压,又能贴合人体背部,确保患者翻身时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一底面,2—坡面,3—缺口,4一枕头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枕芯采用慢弹性记忆棉枕芯,其坡面2为凸起的弧形状,且底面I与坡面2之间的夹角a为28-32°最佳角度为30°,易于插入患者后背,便于护士操作。所述慢回弹性记忆棉是由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发的一种开放式的细胞结构,具有温感减压的特性,也可以称作为是一种温感减压材料,当人体接触枕体时,枕体就会对人体温度进行感应,逐渐变软,同时又吸收了人体压力,能有效贴合人体背部,使得脊柱保持固定的生理弯曲,从而将人体调整到最舒适的姿势状态。如图1所示,在靠近枕芯一端(该端一般为下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弧形或方形缺口 3,缺口 3开设在靠近枕芯I边缘8-lOcm的位置,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3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能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的腾空,达到很好的局部减压的作用。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与枕芯上缺口相匹配的缺口,枕套为棉质枕套,枕套底面设有尼龙搭扣,可拆装,便于清洗消毒,保证卫生。本技术的枕芯长度为70-80cm、宽度35-45cm、最高端的高度为25-30cm ;所述缺口 3的长20-30cm、宽15_25cm ;包覆在枕芯外部的枕套的长、宽、高均比枕芯大0.5-lcm,对应开设的缺口长和宽均比枕芯上的缺口 3大0.5-lcm。其最佳尺寸枕芯长70cm、宽40cm、高25cm、缺口长20cm、宽15cm,包覆在枕芯外部的枕套:长70.5cm、宽40.5cm、高25.5cm、缺口长 20.5cm、宽 15.5cm。本技术使用时,患者侧卧,将翻身枕较低的一侧插入患者背部,通过坡面2将患者支撑起来,患者骶尾部和臀部置于缺口 3处,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的腾空,便可以很方便的帮助患者翻身,使用简单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对患者进行的骶尾部和臀部进行压迫,使其翻身更加舒适。【主权项】1.一种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且底面(I)与坡面(2)之间的夹角a为28-32°,在靠近枕芯一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缺口(3),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3)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有相匹配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请I所述的防压疮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3)为方形缺口或弧形缺口,开设在靠近枕芯(I)边缘8-lOcm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请I或2所述的防压疮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采用慢弹性记忆棉枕芯,其坡面(2)为凸起的弧形状,且坡面(2)与底面(I)之间的夹角a为30°。4.根据权利要求请I或2所述的防压疮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长度为70-80cm、宽度35-45cm、最高端的高度为25_30cm ;所述缺口(3)的长20_30cm、宽15_25cm ;包覆在枕芯外部的枕套的长、宽、高均比枕芯大0.5-lcm,对应开设的缺口长和宽均比枕芯上的缺口(3)大0.5-lcm。5.根据权利要求请I或2所述的防压疮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为棉质枕套,在枕套底面设有尼龙搭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压疮翻身枕。所述一种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且底面与坡面之间的夹角a为28-32°,在靠近枕芯一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缺口,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有相互匹配的缺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使患者骶尾部和臀部有效减压,又能贴合人体背部,确保患者翻身时的舒适感。【IPC分类】A61G7/057【公开号】CN204814568【申请号】CN201520528921【专利技术人】林芸, 李智英, 黄慧, 王平, 李倩倩, 胡运杰 【申请人】林芸【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压疮翻身枕,包括枕套和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底面是平面,用来支撑患者背部面为坡面的斜坡结构,且底面(1)与坡面(2)之间的夹角a为28‑32°,在靠近枕芯一端的斜坡体低端开设有缺口(3),在使用该翻身枕翻身时,所述缺口(3)正对患者的骶尾部和臀部处;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相互匹配,在枕套对应枕芯缺口的位置也开设有相匹配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芸,李智英,黄慧,王平,李倩倩,胡运杰,
申请(专利权)人:林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